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慎独当克己是什么意思 慎独的意思解释

慎独当克己是什么意思 慎独的意思解释

“慎独”是儒家修身觉悟的密钥

慎独这个词出自“君子慎其独也”,在儒家早期经典《大学》《中庸》等著作中都有论述。通行的解释是:“品德高尚的人,即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有一些老板或官员,喜欢请书法家写下“慎独”两个大字,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以彰显自己品格和修养。

慎独,真的是谨慎独处之时的含义吗?这显然是一种望文生义的死板解释。

“望文生义”的思路本身没有问题,但既然是解读古人经典,就应该去深察造字本义,进而究其初旨。

先看看慎字的篆体字:

慎字左侧的“心”表示态度,右侧的“真”字代表用鼎熬汤。造字本意是:小心地用鼎熬汤,引申为时时审慎的态度。

再来看独字的篆体字:

独字左侧为犬,右侧为蜀,是个形声字,造字本义是:一种活跃于蜀地的不合群、爱争斗的野兽。《说文解字》:獨,犬相得而斗也。这里强调了“独”是一种自我独立的意识,而并不是独处之意。

所以“慎独”的原意,解释为:“小心谨慎地对待独立的自我意识”,更为合理。

《修行本起经》:佛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有人说,这句话我知道,传说佛在出生之后,向着西方走了7步,然后说出了这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豪言壮语。那么,佛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是天上地下,只有“我”才是最尊贵的吗?佛家向来主张打破“自我执念”,这样解释“唯我独尊”,肯定说不通。

独尊——在这里是“以独为尊”的意思,唯我独尊,要解释成“唯有我知道尊重我的独立意识”,佛陀是独觉者,觉行圆满,无非是想告诉世人:“世间万物唯心所造”,守住了自我的独立意识,也就守住了生命觉醒之道。

如果这样去理解“慎独”,是不是感觉到我们2500年前的儒家,思想好深刻,好超前啊,好厉害啊。事实上,以孔子为领袖的早期儒家,一直以体察天道,觉醒自我为己任,是到了孟子时代,儒家的思想境界才止于“王道”,侧重于“王政”。

早期儒家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现在,我们就把“慎独”二字,放回到《大学》《中庸》的原文中再做详细考量。

《大学》是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子撰写、整理而成的,算得上是一篇学习总结。《中庸》也是一篇学习总结,相传是孔子的嫡孙子思所作。子思师从曾子,所以,《中庸》有很多内容是对《大学》思想的进一步阐释。

《大学》: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为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被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上面三段话中,首尾都是“诚其意”,中间夹着两个“慎独”,可见“慎独”是对“诚其意”解读或说明。

“诚意”这个词,被朱熹封为儒家思想的八目之一,享有很高的地位。有人把诚意解释为专注,有人解释为澄净,也有人解释为诚恳,其实解释得都不够究竟。

我们来看看《中庸》中对诚的定义: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是天道的体现,因此人们追求“诚”,就是追求天道。

《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追求天道之“诚”而内明,是天性的体现。为了内明天道之诚,就要施行教化。

通过《中庸》对诚字的定义和阐述,我们可知“诚意”一词,可以解释为“让自我意念不离天命之性”,或者说“让自我意念做到天命之性境界的诚”。

这个诚,不只是社会生活中普通意义上的“诚恳”,而是天道之诚。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天道之诚”,我们不妨来看看道家典籍对天道运行的论述。

《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阴符经》: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可见,天道在作用万物时,是无情的,是不仁的,是无恩而大恩生的。这几种表现形式,都可以算得上是天道之诚。无情,并不是无感情,很冷酷,而是不徇私情;不仁也不是不讲仁义,而是无意偏爱。天道如此不徇私情,毫无偏爱地运养万物,不去刻意标榜恩德,所以才成就了至大的恩德。这就是天道之诚的境界。

所以,把天道之诚解读为专注、澄净或诚恳,都不贴切,不完整,不深刻。

天道之诚的核心是一种无我执、无分别心,万物为一的精诚意识,这就是“独”。而以觉悟、践行天道为己任的君子,以审慎之心持守这种精诚意识,这就是“慎独”。简言之,慎独是君子诚其意的功夫。

理解了这一点,再回看《大学》这三段话,就很好解释了。

首段中,自谦通“自慊”,可理解为自心圆满。君子修炼天道之诚,要做到自心圆满,而非自欺欺人。闻到恶臭心生厌恶,看到靓丽的颜色心生欢喜,这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而非后天分别心的作用。

中段承接上段,是对小人“自欺欺人”状态的演绎。“闲居”,以闲为居,可以看作是慎独的反义词,即小人意念居于闲散杂乱之中。小人会在分别心的驱使下把坏事做尽。君子看到小人的行为,便会知道小人的肺肝(心肠)。本段以“诚于中,形于外”做结,说明人若是对内诚其意,一定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

第三段文字,又是对“诚于中,形于外”的进一步解释,先引用曾子的话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有人把这段话翻译为:外面有很多人盯着你看,对你指指点点,真是让人畏惧。

这显然是不了解儒家“内明之道”的注解方式。《大学》一书,开篇即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君子要显化内心的“明德”,所有的修行功夫要源自内心,由内而发。曾子干嘛要在论述修炼天道之诚的时候,刻意说一句“大家须警惕人民群众的监督啊,所以要严格修行啊。”

显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针对“诚于中”提出的君子应秉持的修炼态度,说白了就是要在诚其意时保持高度的审慎之心。“富润物,德润身,心广体胖”是对“形于外”的举例论证:人的身体和财物同样受到内在德性的影响,好深刻呀!

经学家爱新觉罗·毓鋆说,德在古时候有个异体字,写作“悳”拆开来看就是“十目一心”。从这个角度上看,原来君子用“十目一心”的指标来修炼自己,才算得上有德啊。

慎独一词在《中庸》中,出现在开篇的章节: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的开篇深刻而利落,上来就说:人生来就有与天地相通的本性;依照天性起心动念是符合天道的;修道就是要发挥教化的作用。我们将这三句话倒过来看,不难发现,《中庸》这本书就是要君子们按照书中所述的原则,自我教化,进而让自己的起心动念符合天道,最终回归纯净的天性。这和《涅槃经》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谋而合。

第二段文字中,“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常常被翻译为: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这显然是把句中的“其所不睹”理解成了“人所不赌”,把“其所不闻”解释成了“人所不闻”,这里的“其”无疑代表君子本身。本句正解应为:即是在不看不闻的时刻,君子也应该保持戒慎恐惧之心。什么是不看不睹的时刻呢,比如君子静坐修心之时。“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便是在那些不睹不闻意念隐微的时刻,也要让妄念“莫见”。

第三段文字,“中”表示在喜怒哀乐的妄念未发动之前的状态。《道德经》中老子说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家所持守的中,也是这个自性清净的境界。和,是指妄念虽已发动,但被节制返还到中的过程。

所以本段的意思是:修道的人,应保持清净的本性。若妄念发动,也应有所节制,进而返还自性清净的状态。如果达到了“致中和”的境界,自然会觉悟到自己本来就与天地并存于同一本位,与万物一起被生生不息的大道共同孕育。

认识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能明白早期儒家提出的“慎独”是多么深刻的思想啊!这个“独”,就是道家所说的“天地与我为一,而万物与我并生”,这个“独”就是佛家所说的打破我、法二执,成就“一道清净。”

禅宗有个公案,某位僧人向百丈禅师求道,询问什么是修行的最高境界?百丈禅师说了一句令世人醍醐灌顶的话:独坐大雄峰。是啊,万法唯心,心境一如,能在修炼中体会到独坐大雄峰,真是了不起的境界啊。

现在想一想,那些在办公室里装裱着“慎独”字样的老板或官员们,若能摒除私心,消解人我,如天道般全心全意利益众生,“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何愁做不了商界大亨、政坛领袖呢?

慎独是诚其意的功夫,真正领悟到了慎独妙处,才能“诚于中,形于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说,慎独是儒家修身觉悟的密钥,也是内圣外王成就圆满人生的法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