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刘若英结婚陈升(刘若英陈升的故事)

刘若英结婚陈升(刘若英陈升的故事)

封面新闻记者刘福陈石

去年,在“刘若英Renext I Dare”世界巡回演唱会上,48岁的刘若英再次演唱了风靡全国的歌曲《后来》。歌曲的最后,刘若英泪流满面,捂着脸哭了起来。

今年,她带着自己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重返电影圈。这部名为《后来的我们》的电影,凭借着不错的票房表现和热闹的退票风波,将刘若英重新带进了舆论,对她个人生活的批评也甚嚣尘上。甚至上升到文艺作品中的三观。大家真的感受到了一种代入感,用电影中看不见的妻子来代替,发泄自己对婚姻的不信任和不忠诚。

这是新导演最大的烦恼。在——电影行业,刘若英只负责制作,不负责——的销售。然而,观众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三观,这是创作者应该负责的部分。在媒体账号的采访中,她没有解释愤怒、反驳和补偿,而是真诚地自省:“我想完成的一定没有完成,每个人都没有进入角色,所以她也可以理性地批评。如果角色被替换,观众会感到遗憾和焦虑,而不是清楚地认为自己错了”。

刘若英唱了多年令人揪心的情歌,出版了几本轻松优雅的书,甚至促成了《吃烤鸭》的绝伦表演,但直到看到这段文字的那一刻,她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如奶茶般柔顺的状态。

后来的刘若英“将军的将军”

1970年,刘若英出生在台北。他的父亲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海军前途光明。退休后,他用10万元的退休基金开了一家“作家咖啡馆”。当他遇到一个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时,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结果,他失去了很多。之后,他开了一家电影公司,自己写剧本投资电影。因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在水漂打球。母亲是一个在韩国的华侨,她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她会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在浴缸里放一条毛巾,用毛巾把水龙头绑好,因为这样不会影响丈夫的午休时间,她总是会对一切都难以理解。

两岁时,这对从未吵过架的年轻夫妇离婚了。刘若英说,他曾经和身边的每个人一样好奇,为什么不吵架的夫妻会离婚,直到他坠入爱河,他才意识到亲密关系中不吵架的伴侣正在杀死他。离婚后,父亲带走了妹妹,把刘若英留给了爷爷奶奶。

刘若英的祖母是当时有名的女士,而她的祖父是湖南醴陵有名的刘咏尧人。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胡宗南、向倩、陈赓、左权、向倩的同学,也是黄埔军校第三期与聂荣臻、叶挺的老师。曾任国民党军一级上将、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代理部长、国民党*委员。

1951年,刘咏尧宣布退役。之后开始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创办了《国防丛刊》,写了《人生哲学论》 《政治学概论》等作品,还在台湾省大学担任教授。

刘若英的祖父刘咏尧

“我们家每天有六份报纸,包括党报、军报和民报。即使在我5岁的时候,我也可以有一份标有音标的《世界各国革命史》。一大早,家里的副官就将报童送来的报纸一页一页地熨平,不是为了平整,而是为了防止报纸上的墨水污染我爷爷的手。”

祖父把所有的恩情都给了刘若英,刘若英经常说父母的离婚从来没有让他觉得缺少关爱。刘若英曾回忆说,小时候因为在学校不听话,被老师打了一巴掌。回到家,他去找爷爷诉苦,爷爷很生气,说:“谁敢打你?来,把枪拿出来!”

这个时候,刘若英总是很骄傲。有爷爷撑腰,她无所畏惧。“家里的副官封我为将军的将军”。

她口中的伊副官从三岁开始就一直陪伴着刘若英成长,照顾着她大部分的日常生活。2016年,刘若英带着电影《国语日报》的拍摄计划来到第十四届香港亚洲电影投资博览会(HAF)寻找合作伙伴。当时,她计划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拍摄这个在她成长轨迹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的老人3354。甚至当时《易副官》的唱片来到片场,她才发现自己拍的是《后来的我们》,而不是《易副官》。

当然,这部《后来的我们》根据他的家庭故事改编的电影获得了几个剧本奖,但最终没有成为刘若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后来的刘若英刘若英凭借剧本《易副官》获得2016年香港亚洲电影投资协会颁发的万达院线奖。

7岁那年的一天,奶奶让小刘若英学钢琴。刘若英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奶奶告诉她:“学完钢琴,长大了可以教教老公和儿子。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还能有本事养活自己和孩子。”

后来刘若英说,我当时连一个男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早就知道他有一天可能会离开我。

祖母教她要“体面”。一般11点家里没有电话。有一天,半夜一点多,电话竟然响了。祖母在床边捡到的,她在卧室偷听。”电话那头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提到我爷爷的名字,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很明显,这是为了摧毁家庭。

。祖母听完,只客气地说,‘刘家有刘家的规矩,现在时间太晚,有什么事请您明天再打来。’”

刘若英直觉不妙,潜入了祖母的房间。祖母却一如往常,就着床头晕黄的灯光看她最爱的翻译小说,对刘若英说,“回房睡去,别影响了明天上学。”

如此长大的刘若英说自己的愿望从小就没有变过,是成为贤妻良母。

最后变天后 变新娘 都是理想

然而少女爱唱歌。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进修音乐毕业后,刘若英回台在陈升的指引下一纸合约签了滚石,开始从做助理开始。

在做助理的日子里,刘若英认识了导演陈国富,未成歌手倒先做了演员,在《我的美丽与哀愁》里出演柳玉梅一角。这部戏的摄影是杜可风,他说原以为刘若英初次拍戏会紧张,没想到她懵懵懂懂的,“一点也不知道怕。”

同年,刘若英成为电影《少女小渔》的主角,并获得第40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后来的刘若英

电影《少女小渔》里的刘若英

也是在那一年,刘若英发行首张专辑《少女小渔的美丽与哀愁》,接着又发行了《雨季》、《到处乱走》,但销量并不好。

不过她赶上的正是唱片时代发展最蓬勃的时期。 和现在歌红人不红的歌坛生态完全不同,那时候的歌手并不是个发声的肉喇叭,往往一首歌就能带红一个人,一张专辑就能唱出一段故事。

这些“故事”都给那时候的歌手打上了人格烙印。

“故事”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团队根据歌手的本来个性特质为他们找到的定位,从词曲,文案,造型,打歌服,唱片封面,演唱会风格,甚至精确到他们拍哪些类型的电影,都不会偏离这个人设。

刘若英也不例外。她的第一张专辑伴随着电影《少女小渔》发行,当时的标签很自然的也是少女。曲风逐渐固定,唱的心情永远是少女的任性、冒险和不顾一切。1998年的《很爱很爱你》和2000年的《我等你》,表达的都是少女时期恋爱的勇猛常态,如同突如其来的一场雨,突如其来的快乐与哀愁。

直到正式出道,刘若英步入25岁。演艺行业最不缺的就是年轻漂亮的女生,女明星过了25岁再执着于扮演少女注定是一件越来越尴尬的事情。很快,刘若英开始转型,转成更贴近她本人的样子:表面坚强内心敏感的都市女性,情路悠长却不算顺利,但还保留一点少女时期的坚定,笃信真爱的力量却总好像找不到对的那个人。

这个定位使得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刘若英的情歌成了都市单身女性最喜欢借助的发声工具,也见证了许多人恋爱的失败与伟大,大家从她的歌中看到的是自己,从而获得希望。

又或者说,她们看到了这位女歌手的特别——比大多数女明星更敏锐也更敏感,也更愿意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反过来,刘若英也被鼓励着跳脱出自己女明星的角色,关注到更多女性群体的生存状态。

后来的刘若英

那段时期她在参演的影视作品中,塑造了多个阶层女性的多种人生。《粉红女郎》是她最为被内地观众熟知的电视剧,已经成名的她在里面的角色叫“结婚狂”。那年刘若英32岁,正是普通女性最焦虑婚期的阶段。

也是2003年,刘若英还有一部电视剧叫《似水年华》,男主演是黄磊。她演的也是一位处在与合适的人结婚,还是为相爱的人去冒险的文艺青年,不同的只是职业,而身份与情绪都是相通的。

在28岁的时,刘若英还拍过一个类似的电影——《征婚启事》,再一次获得亚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那部电影讲的是30岁女性对婚姻的思考对爱情的迷惘。

刘若英的师傅张艾嘉导过一个电影《20\30\40》,旨在描述不同年龄女人的窘迫,刘若英饰演30岁的女人,这里面故事也是她写的。故事的大意是30+的刘若英身边有两个男人:事业有成的有妇之夫和不懂事四处撩妹的年下男。私生活看起来丰富多彩,却没有一个是良人。她的人生最终托付给了刚认识的、带孩子的丧偶中年男子。

这和现实都市中30+的女性生活多么相像,在自主意识绝醒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摇摆,形似独立自主的花蝴蝶,骨子里还是渴望安定渴望被主流认同。

大龄单身独立女性,成了后来刘若英最被强调的标签,那时她的演唱会都是类似的主题,“原来你也在这里”、“脱掉高跟鞋”都暗喻着女性对感情的上下求索时每一步的心路历程,直至最终达到心灵解放。

2011年,在林奕华执导的舞台话剧《在西厢》里,刘若英一开场就有句台词:“我想我是真的嫁不出去了!”据说彩排时,台下还有人为这句台词大声叫好。但上演前两天,生活中的剧情却发生了大逆转:41岁的刘若英在8月8日领了证。

《后来的我们》上映时,有记者问刘若英,这部有关前任的电影,她的丈夫看完有什么感想,刘若英宛然一笑,说自己早就记者有这题,所以提前问了丈夫,他的回答是,“辛苦的都值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