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张献忠为什么屠四川?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屠成都美食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屠成都美食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3天屠杀60万人,被老百姓称为”天降恶魔“的张献忠为何屠城?

1642年,意大利神父利类思和吕宋神父安文思相继来成都传教。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建立大西后,这两位神父经好友、在大西政权供职的原明朝成都知县吴继善的推荐,来到张献忠身边,得到了张的礼遇和赏识,任为“天学国师”。

直到1646年11月,张献忠在四川西部凤凰山死掉,他的军队大乱,这两位传教士被清肃亲王豪格所俘,此后这俩人便跟着豪格去了北京传教,直至去世。

笔者为什么要提这俩人呢?

主要是1651年,安文思用外文些了一本书,书名叫《张献忠》,记载了他们俩在张献忠身边的经历。这本书是在国外出版和发行的,所以当时国内无人知晓,这样便排除了安文思通过这本书向清廷邀功求赏的可能性。

这本书一直到了1908年,川东神父古洛东在上海耶稣会看到手抄本,然后他将其摘抄编排,翻译注释,增加了一些其他方面内容后,撰成《圣教入川记》于1918年由他在重庆办的“圣家书局”印行,才得以重建天日。

是故,关于张献忠“屠杀”暴行的记载,这本书可以说是可信度比较高的珍贵资料了。

神父们通过与张献忠的接触,首先受到的是这个人对忠顺于他的大西朝廷文臣武将的粗暴和肆意杀戮。张献忠经常发脾气,谁也不能劝,无论是宫内男女,还是大小官员,只要稍不如意,即处以绞刑、斩首,或直接凌迟碎骨。

神父们的好朋友,当时已经是大西礼部尚书的吴继善,就是因为奉命分配马匹给各军,请示张献忠开名单,以这个事情而触怒他,受酷刑而死的。

有位武官,平日里受张献忠所宠幸,因为冬至节祭天,没有遵循张献忠的命令读祭文,感觉被冒犯到的张献忠直接把他给鞭打死了。还有位官员,因劝谏张献忠不要滥杀无辜,而被处以重刑而死。

张献忠为什么屠四川?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这是张献忠屠杀四川所立的七杀碑碑文 道尽了张献忠屠杀四川的理由

结合张献忠和曾经的盟友李自成、明朝(南明)、大清三方混战,张献忠肯定是对于四川人没有坚定坚持他而感到背叛,因此才有七杀碑的碑文:

我对你们四川人这么好,你们就是用背叛来回报我?与其让你们背叛我,不如把你们都杀光了。

这是我个人对张献忠屠杀四川的看法。

“兆龄曰:‘皇上此言差矣。四川山水最险,人性刁恶;皇上入川未满二年,恩信未结。依臣愚见,莫若将城内百姓,无分良贱老幼,尽行剿杀。过此残腊,命内四路、外四路将军都督各统兵马分东西南北,凡府州县城百姓俱杀绝,房屋烧了;复发兵各山各乡,不分日夜,分头剿杀。立定赏格:凡剁男子手二百余双者,兵加把总,官进一级。剁女子手四百余双者,亦照前列升赏;幼小子女不算功。不如数者,以背叛、怀二心之罪加之。如房屋、榖米烧毁不尽者,其罚如前。’”

汪兆龄认为屠杀四川的理由有:

屠杀四川是为了日后能够轻松重返四川。

《圣教入川记》是根据当时在张献忠大西政权中担任职务的传教士所留资料所编著的:

以杀反叛之民为由进行屠杀四川:该杀该死之反叛。和本人在开头所说的原因一致。

张献忠在听到传教士解说天主教戒律后称赞天主教:

之后继续说道:

两句话说的是一样的道理。

在入川前,张献忠曾如此调侃围剿他的巡抚邵捷春、参军廖大亨、阁部杨嗣昌:

一个乐天的张献忠跃然纸上。

在入川后,七杀碑碑文:

充分表达了张献忠背叛时所感受到的绝望!

大概来说张献忠屠杀四川的原因如下:

明末的农民军都是这样流寇式思想占主导——没有能力击败明军,只能到处跑、到处烧杀,以转移空间获取生存。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占据某个地方,施行统治。在能力上不能和明军正面对抗,在意愿上割据并治理某地需要大量繁琐而无聊的行政管理,治理成本高于劫掠成本。

原因很简单,张献忠本身就不懂如何治理和施政,更不懂笼络人心。于是就出现四川人支持南明,或李自成,或大清等。

感觉到背叛的张献忠于是以屠杀回报四川人。《圣教入川记》中记录了张献忠军队屠杀成都时的话语“该杀该死之反叛”,便是证据。

李自成幸运的遇到了懂得治理和收买人心的李岩,才有夺取陕西割据的想法和想法,更因此攻下北京城灭了明朝;在李岩死后,李自成重新回到了流寇状态,对于大清的进攻丝毫没有表现出灭大明的那种气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屠成都美食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屠成都美食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