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预制衣衾怎么进行 山东的寿衣称什么

  导读:寿衣是亲人上路时身上所穿的衣物,是家人首先为逝者置办的殡葬用品。寿衣的材质比较多,市面上常见的材质有涤纶、纯棉、丝质、绸缎四种,其中纯棉的寿衣占比最多,性价比也是最高的。古代的选择没有现在的多,但是他们的寿衣都是提前制作的,那么预制衣衾怎么进行山东的寿衣称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预制衣衾怎么进行

  中国人有预先制作老衣的习惯。所 谓老衣,也称寿衣,是人死后穿的衣服 以及装饰品。这类衣服一般要求既有单 衣,也要有夹衣与棉衣,用料则是棉布 或绸缎,不能用皮毛。在成都地区,经济条件中等以上的家庭,当父母进入衰年时,就可以为他们预备老衣,以表示 孝意。有的人则是年龄大了自行预备。 一般来说,普通家庭以棉布为主,富裕家 庭也可全部用丝绸来制作,主要还是视 经济条件而定,其次则是依子女们所谓的孝心来定。

  在福建,有的人出嫁时的嫁妆中就 包含有各种质料的寿衣和装饰品,有的 人则在50岁后开始准备寿衣,而且福建  还有在老人年过甲子后送寿衣作为寿诞  贺礼的习惯,所以,有许多人的寿衣都  在箱子里放了几十年,而成为“老衫仔  裤”了。另外,福建普遍有“殓忌裘”的习惯,它是受佛教来世转生之说的影响,所以《稽古录》说:“俗惑释氏转轮 之说,裘属兽皮,虑转生为兽也,故不 以衣死者。”在闽南一带,预备寿衣与装 饰品称“张老裳仔”,这里的“张”指张 罗。在台湾,“饰终之服,高寿者衣十一 重,中年者七重,年青者三重。饰物,青 年女子为簪、戒指、手镯、耳钩、项链等;老人为生前准备之戒指、手镯、耳钩、簪、观音手形簪、杖针、小冠或黑 布头围巾等”;“殷富人家,往往年逾五  十即准备死后服饰,俗称张老。出阁女  子,当其生母年届五旬,须奉观音手形  之头簪一枝,嗣后每逢闰年另送桃形首  饰一枚,附系于该头簪;如送杖簪,则  每逢闰年须另送圆轮首饰一枚”。在江  浙地区,也有人家在家中老人暮年时, 为其预备临终使用的寿衣。台州的寿衣  叫百年衣,有的老人进入50岁以后,就 选定黄道吉日,为自己制作寿衣,用来  延长寿命。在台州,死者寿衣中的内衣  不用单衣单裤,而用夹衣裤,夹衣外为  棉衣、棉裤,最外面则是罩衣裤。旧时, 外面则是棉袍或长衫;而现在,则做成  棉大衣,同时,为了穿着方便,两袖均  开口,用带子系。此外,女性下身为裙  子。其次,过去还需戴帽,不能光头。过  去男性戴风兜,秀才以上的人戴红色  的,不是秀才的读书人戴蓝色的,而不  识字的戴黑色的。其三,男性脚上的鞋  子通常为暖鞋,鞋底贴有剪纸的莲花;而女性则是绣花鞋。

  山东的寿衣称什么

  山东的寿衣也称送老衣裳。过去一 般的情况是,人年过50岁开始准备寿衣 的布料,年过70岁的才预先做寿衣。但 有的地方如泰安等地,当家中的老人在 50岁以上,就可以事先做寿衣,也可事先做棺材和修坟墓。山东人寿衣的质料、式样和数量各地不尽一样,大都因地、因 人而异。他们的寿衣衣料通常都不用皮 毛和缎子,这主要是害怕来世变成兽类 和断子绝孙,大多使用棉布与绢,此象 征“绵绵”与“眷眷”的意义。富贵家 庭以丝、绢、绸为主, 一般家庭棉布为 主,但“照路衣”和“手帐”通常都以 绢质为主。衣裤的件数,喜单忌双, 一 般都是“五领三腰”,即5件上衣,3条 裤子或裙子。服装的样式多采用同时代 的礼服,或略带有宗教色彩的服装。无 论何时去世,寿衣都以棉衣为主。临朐 男性的寿衣为黑色棉衣、棉裤、棉鞋、黑 色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女性寿衣有 红花对襟袄、蓝花百褶裙、红棉衣、红 绣鞋、红头巾等,几乎与死者的嫁衣一 样。泰安男性的寿衣有长袍、马褂等,如 是当官的,可穿前补后罩的官礼服;女 性有诰命者可穿凤冠霞帔,无封赠者的 寿衣则有团凤袄等。莒南的寿衣比较简 朴, 一般是白衬衣、青布棉袍,男性帽 顶缀一红色绒球,女性帽顶绣一朵白色莲花。在青城一带,“其衣有九领、七领、五领之分。其衾,上者用锦,下者用布。 其枕为白布缝成,两端尖细翘起,谓之 角枕。《诗》言‘角枕粲兮’,即此物。忌用皮、缎盖,惧来生蜕变走兽或断子嗣也”。

  东北人的祖籍多为山东,该地的习 俗与山东类似,富裕人家往往很早就为 老人预备寿衣等。在辽宁阜新一带,富 贵人家当双亲年逾花甲或届古稀,即备 衣衾、棺椁,以免临时措手不及。而在 黑山,“富者父母年逾六十,即购制衣衾、 棺椁,储以待用;贫者临时购备,以应急需”。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预制衣衾怎么进行,山东的寿衣称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