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四川的的倒头风俗 闽台地区的倒头风俗

导读:丧葬礼,预示着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的结束,是为一个人盖棺定论的典礼仪式,是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倒头风俗是丧葬礼俗中的一部分,那么你知道四川的的倒头风俗吗?闽台地区的倒头风俗去哪看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四川的的倒头风俗

而在四川合江、江津一带,临终者一旦气绝,守在旁边的家属立即举哀,接着“就床平置其尸,撤去帐,燃灯床下,以素纸盖死者面”;然后为死者沐浴,“沐浴讫,衣以丝绸之属,以布盛之,仰置于篑上,燃灯其下,俗谓之过桥灯”;接着,“去其床,取草同澡洗之巾烧之,视巾灰上所现之花纹,以卜死者转生之迟早”。此外,丧家在老人丧后,必请道士来做法事。“道士至,亦不用升屋招魂之礼,用纸钱二厚叠,包以黄白纸,注写死者所着衣服等物数目于上而烧之,谓之烧老包。”接着,“对死者陈羹饭,燃香烛,道士法冠服,手铙音而唱之。其语殊鄙俚,大意谓:人皆有死,为死者宽慰劝餐耳,谓之开咽喉、献羹汤”。然后,“道士用红绫墨书死者讳氏于上,谓之开灵,置灵于案而供献之”。同时还做“引魂幡,幡上书死者讳氏、生卒年月,插于灵案之旁”。此外,还为亡灵做一纸屋,其“以纸竹为之,堂室窗户巨细皆备”。此外,士大夫家还要准备铭旌,而平民则没有。

云南镇雄一带,当临终者刚死,丧家禁啼哭,扶死者脚踏斗上,烧纸钱七斤半,叫做“烧斗钱”。同时出煞,然后,将尸停于中堂,用白纸蒙面,尸下用小盆盛水,置梳筷点灯,谓之“过桥灯”。死者一岁用纸一张,每十岁加一张,束成钱龙式,高悬门外,名叫“望山钱”。同时,请僧侣做法事,叫做“开咽指路”。此外,还要设丧帏,供灵位,男左女右寝于地,谓之守丧。随时哭泣,早晚上食供献,等待入殓。

闽台地区的倒头风俗

在闽台,老人一旦断气,据说其魂魄一分为二,体魄留在水铺上,灵魂则茫然不知其所在。这时要用一块面布盖其脸。据说这是有廉耻的表现,所以骂人不顾廉耻,有“前世无遮面布”之说。遮盖好面布后,要立即在大门口焚烧一顶纸轿或纸车,供亡魂使用,此称烧魂轿或烧过山轿。同时,用一只内装沙的大碗作为香炉在大门外焚香祭拜亡灵。

有些地方还需要在那里砸碎一只碗,并念“碗破家圆”后,全家大小才开始举哀。

台湾有些地方在烧纸轿时,先要在纸轿前后各置饭、肉、酒一碗,俗称肉酒,宴请轿夫。点香毕,以沾酒之肉在轿夫的嘴唇上擦抹数下,算是宴请完毕。

然后,烧二捆银纸算是给轿夫的工钱。据说轿夫吃饱带足,才会心甘情愿“爬高爬落”,稳稳当当将亡魂抬到阴间。在焚烧银纸时,烧纸者要交待亡者坐好,拜托轿夫扛稳等。烧完纸轿先关上厅堂门;接着由请来处理丧事的“婆仔”来“做欠算”,念好话。其到丧家后,先拿一根长竹竿靠在丧家的屋檐上,大声念道:“竹篙挂帘檐,予这家子孙代代富万年”。接着拿一个内装硬币的瓷碗,重重摔下,表示亡者从此不再食人间烟火了,并大喊:“摔破瓷,予这家子孙钱银嵌万年”。最后面对丧家大声喊:“孝男孝女哭出声,金银财宝满大厅!”至此丧家才能嚎啕大哭举哀,他们边哭边跪爬进灵堂内,围着亡者恸哭。举哀罢,女儿在灵堂内侧、死者的脚下烧“脚尾银”,给死者做路费。这种烧“脚尾银”的礼节,在入棺后,每天早晚由媳妇哭奠时,都得做一次,直到出殡日才终止。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四川的的倒头风俗,闽台地区的倒头风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