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曹丕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如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曹丕怎么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曹丕怎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曹丕在中国文学史上之地位如何

曹丕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能并无其父与其弟那样炫目,但是有几点创举则是不可忽视的。应该说,作为一个诗人,他生在了好时代,因为当时诗歌还处于一片荒原的时代,有的是领域等待着人们去开垦。曹丕至少在下面这些领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1.《燕歌行》,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今天已属平常的事在当时实则非同小可,不然试想现在有人写九言诗?言志转向抒情,也就是诗变成了真正的诗,为自己的独特感情而写的诗,内容拓宽了,形式也随之拓宽是必然之事,开始做这件事的是曹丕。

2.《大墙上嵩行》,不朽的杂言体,无数后世长篇歌行的师承。如果说《燕歌行》对诗歌的拓宽表现在字数方面,那么这首诗的开拓则更加大胆,他几乎是在宣示人们:诗就是诗,即使写成散文的形式,它也一样是诗,诗有诗的语言,有诗独特的身份。王夫之评价这首诗时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看到这两个璀璨的名字,我们或可一窥该诗的影响力。

3.《典论》,这也是不必说的巨著,虽然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的大部分。从现在传世的章节来看,除了对文学的空前重视,它同样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及功业追求。无论如何,文学自觉性的旗帜在这里高高升起,无论是为天下,还是为自己,至少它们已经能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再是雕虫小技。

4.如果说曹操是因为他的开拓地位与领袖角色在建安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曹植则务于特定领域的精深(汉魏五言诗领域毫无疑问的NO.1),那么曹丕更多的是广博。除了以上的这些方面,他还在很多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包括在赋上对汉赋的继承与对六朝的启示,以《与吴质书》为代表的散文,还有五言诗中对平民题材的开拓性挖掘,对汉乐府的批判性继承……我想这或许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无不备览”(《典论》),曹丕从小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专才。

如果曹丕多活10年,三国会怎样

我认为曹丕多活10年没多大意义。我为什么会这么说。

在历史上,曹丕是在公元226年去世,年仅40岁,在位7年,那么再多给曹丕10年光阴,他可以干什么呢?

历史上曹丕

曹丕执政七年,他在七年做了这些事情:

除了对吴战争没有太大的进展,而曹丕在国内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明主应该做到的。因此,曹丕完全称的上是一个明君。

历史曹丕死后10年

蜀汉在这10年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北伐。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开始驻军汉中,准备北伐事宜,于公元228年至公元234年间进行了5次北伐。但是曹魏在西北方向的防守十分严密,诸葛亮除了在局部战役中获得一些成绩,再没有多大的进展。

而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进行了权力的交接,之后开始了休养生息。

东吴在这10年,除了北伐,还有建国。

在公元226年,孙权趁着曹丕刚死的时间进攻江夏,但是不克。公元228年,曹魏淮南地区最高军事长官曹休中了周鲂的计谋,遭受石亭之败,曹魏损失惨重。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此后,东吴又进行了几次北伐,但都没有成果。

最后说一下曹丕死后十年,曹魏的情况。

曹睿即位后,曹魏对蜀汉与东吴的进攻,基本都是采用防守的策略。公元230年,曹魏对蜀国采取主动进攻,但是遭受大雨,道路艰难,就返回了。而在曹魏的北疆,对抗鲜卑的战争中,曹魏取得很大的成绩。

从公元235年开始,曹睿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使得对曹魏国力有所影响。

而在曹睿在位期间,曹睿很好的掌控了朝政大权,使得几位辅政大臣如同摆设,之后就牢牢掌握魏国最高权力。尤其是到了后期,曹睿开始贪图享乐,臣属的言论对其没有任何影响,这是曹睿早期牢牢把控住大权的作用。

假设

那么如果再给曹丕10年寿命,我并不认为曹丕会比曹睿做的更好,要知道早期的曹睿完全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只是到了后期,出现了变化。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再给曹丕10年寿命,后来就很难出现司马家夺权的时候。

我们姑且从曹丕过去的执政理念进行推算他未来10年会做什么。当然蜀汉与东吴也不会如同历史那样进行发展。下述观点纯属猜想:

首先,蜀汉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抓住曹魏政权交替的机会,认为曹睿即位,曹魏会出现一些动荡。这点从孟达的反应就可以知道。那么假如曹丕还在,我认为蜀汉和东吴不会北伐,而孟达也不会反叛。蜀汉与东吴都知道国力的差距,在没有绝对的把握,或者最好的机会出现,一般是不会主动进攻。而机会如同曹魏北疆遭受重大挫折,辽东的牵制等等,还有国内的反叛。

或者蜀汉与东吴进行一个长期的北伐准备,一个完整的谋略,定下北伐的目标等等。在这种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两国会选择出兵北伐。

接着,曹魏方面,以曹丕的习惯,他必然会选择主动进攻,而且大概率基本都是对吴用兵,也许会出现试探性的对蜀用兵,但是主要的军事目标肯定是东吴。因为进攻东吴主要就是征服长江就可以了,而川蜀地形太过复杂。

最后,我还需要想一件事。就连曹睿在位时间一长,都出现贪图享乐的情况,要知道曹丕的好色也是出名的,那么曹丕再多十年时间,不会出现那种扩充宫室,广招美女的可能性吗?我觉得没人会肯定的回答不会。

因此,我认为,曹丕多10年寿命,曹魏会出现变化的几点:1、对蜀汉和东吴的军事行动应该是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2、继续维持对宗室的严苛政策,曹睿在位期间对曹丕这个政策有所放松。

而关于司马懿的任用上面,我认为司马懿还是会得到重用,司马懿是个拥有着顶尖才华的人,不可能不得到重用。

结语

也就是说,曹丕多10年寿命,也许可以改变后来的继承人。如果后来还是曹睿继位,那么曹睿的寿命也许会变长一些,但是想熬死司马懿还是很有难度。要知道司马懿是在公元251年去世,即便曹睿在位时间相同,那么在公元249年还是要去世,那么到时候继任的君主不够强势,或者曹爽还是没开窍,曹魏的大权大概率还是会被司马家窃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丕怎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丕怎么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