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熊样美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熊样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熊样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尴尬的“神操作”

谢邀。

讲讲老蒋在淮海战役中的神操作吧。总体来说就是八个字,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然而这正是兵家大忌!

更坑的是,他还有一个啥都不管的猪头司令刘峙,以及只知道机械执行命令的副司令和实际主帅杜聿明。

*和刘邓,陈老总,粟总都没想到,老蒋和杜聿明一波神操作,硬是让解放军把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把老蒋的嫡系给一锅端了。

1948年11月11日,杜聿明就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此时距粟裕华野南下,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围已过去三天,而杜可指挥的兵力包括黄维,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黄百韬,刘汝明七个兵团和地方部队近八十万人马,堪称神装满级,完全可以和中野,华野一战。

11月5日,杜聿明在南京参加军事会议,提出让黄百韬兵团固守十天,命黄维和邱、李兵团集结后平推中野六个纵队,再回头解黄兵团之围。这一计划其实是可行的,因为事实证明黄百韬当时支撑了13天,如果刘邓中野被击退,粟裕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结果老蒋说:不,你要给我先救黄兵团,带上邱李去刚粟裕。

粟裕是四十万人,邱李黄一共三十万人,加上邱清泉李弥有意保存实力,增援进展缓慢。11月22日,华野攻占碾庄,黄百韬GG。

另一头黄维没等到队友,被中野节节阻击,进展缓慢,17天走了200公里,11月25日走到双堆集,走不动了。因为中野刘邓已经在前面布好了口袋阵等他钻。

这时候黄维是打是撤下不了决心,又开始等老蒋的指示,但老蒋的指示始终没来。11月29日,中野对黄维完成合围。

此时杜聿明又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固守徐州,徐州城坚池深,给养充足,又有近四十万人马,解放军一时也奈何他不得。二是全军从徐州突围到西边的永城,再南撤阜阳重新集结。两个方案都不包括救黄维:黄兵团保不住了,能保住徐州剿总这点本钱就不错了。划重点:这里杜聿明明确告知老蒋:走就不要打,打就不要走!

老蒋同意他第二个方案,11月30日杜聿明率孙李邱三个兵团从徐州出发,以交替掩护的方式西撤。

12月3日,老蒋的命令又来了,这次是让他不要西撤,转向东边救黄维!

此时杜聿明心中对老头子估计也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刚跟你说了走就不要打!老家都要保不住了你让我去救一塔?但是杜聿明还是执行了老蒋的命令,全军从西向东南推进,12月4日,攻到离黄维50多公里的陈官庄,推不动了。

12月15日,中野,华野会师攻占双堆集,黄维GG。而此时杜聿明也已经动弹不得了。

1949年1月10日,解放军全歼杜聿明集团,杜聿明GG。

也许没有老蒋的连续瞎指挥和杜聿明的唯命是从,淮海战役的战果会大不一样。但是历史的结局还是一样的,因为*,*是人民的选择!

这事儿得从当年那群半裸的肌肉男说起,对,就是那群自称斯巴达的家伙。那一年他们首先在国王列奥尼达的带领下,在温泉关硬挡了波斯大军三天,然后全部挂掉。之后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他们弄出了10万人的大部队,把波斯人一通暴打。当时带领这群斯巴达的就是普萨尼亚斯,一个斯巴达代理国王之一,让人无力吐槽的是那时候斯巴达有两个国王,而且是选举出来的。

公平的说那场10万对10万的普拉提亚决战,斯巴达赢的非常侥幸,因为波斯主帅几乎没有犯任何错误,对于骑兵的运用也可以说出神入化。只是出了一点小意外,开战后不久波斯主帅玛尔多纽斯身先士卒,带头冲击了斯巴达军阵,然后就愉快的挂掉了。波斯那种奴隶部队在主帅挂掉后直接崩了。

因为这一战普萨尼亚斯成了斯巴达的英雄,享受国民的拥护。志得意满的老普开始幻想自己能够统治整个希腊,可惜他现实中他连斯巴达城邦都搞不定。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梦想,老普决定找一个强力外援,他很快找到了,波斯统治者薛西斯一世。没错,就是在温泉关被列奥尼达糊了一脸那个自大狂,再简单点说老普这败家孩子通敌了。

但这世界哪有不透风的墙啊?老普总往海那边写信还没人回信的逗逼行为很快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然后那哥们还很不道德的把一封信给拆开偷看了。这一看可不得了,老普玩的超级大,他居然准备策反斯巴达的希洛奴隶。通过许诺给他们自由来推翻斯巴达的残暴统治,这货准备自己造自己的反,我实在看不出来在公元前遥远的爱琴海岸上,居然有一位无产阶级斗士,可喜可贺,可敬可叹,恩,这货这波操作简直可以直接封神。

可惜这位无产阶级战士的革命策划败露,老普只好跑路。问题是哪那么好跑啊?周围全是人啊!要说老普不愧是一代名将,善于在绝境中找到希望。这哥们一个弯道跑进了雅典娜神殿,在那年月神殿里是不允许发生任何伤害行为的,否则就是亵渎神灵。跑进神殿的老普狂跳的小心肝终于平息,回头开始嘲讽追杀者,来!哥们就在这,谁动我一根手指试试?

要说老普这波操作确实牛逼,那群脑子都是肌肉的斯巴达蛮子还真拿他没办法,只能看着他在神殿里嘚瑟。可惜老普忘了一句名言,装逼招雷劈,而且他忘记了自己无上的智慧来自家庭教育。当时老普的娘亲还健在,目睹了这不孝子的一系列逗逼行径后,她默默的搬来了一块大石头放在神殿门前。之后好几千号人共同默默的搬来了无数块大石头,把神殿的门窗堵了个水泄不通。十几天后,伟大的无产阶级斗士,一代名将普萨尼亚斯就这么活活的饿死了,留给后人一声长叹。

这事儿总结起来真的非常复杂,首先装逼招雷劈的千古真理不容挑战;其次一定要做个孝顺孩子,不然后果很严重;第三写信最好用密码,不然一定会泄漏,比如前几年那个叫希拉里的老太太;最后,跑路一定要带足食物和饮水,被饿死实在太惨了。

妥协议和

1840年8月,鸦片战争刚刚爆发两月,英军就以惊人的进军速度顺着中国东部沿岸一路攻城拔寨打到了天津大沽口外。本来对英国强烈主战的道光皇帝迫于形势(毕竟天津之后就是北京,哪个统治者愿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冒险呢),也不得不让步做出妥协:答应一方面恢复同英国的贸易,另一方面严惩虎门销烟的“罪魁祸首”林则徐,只要英国军队同意撤离大沽口,去到相对安全的南方地区(最终选择了广州),其他的事情都可以稍后再议。

英国人也不是傻子,知道强启战端对自己也没多大好处,还不如见好就收答应道光的要求,而后反而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向清廷索要更多的侵略利益。

于是双方自然一拍即合,都同意下至广州再进行谈判(中方派出的代表是两广总督琦善,英方代表为驻华商务总监义律)。12月,两拨人正式开始交涉,商讨“议和”的条件。由于琦善自作主张答应了向英国割让香港,让道光龙颜大怒,下令把他革职查办、捉拿进京。

主动宣战

经过此事,道光爷终于认识到了贪得无厌的侵略者本质,打算对英宣战,下定决心要给这些夷人一点颜色瞧瞧。不久后命令靖逆将军奕山、参赞大臣杨芳等人前赴广州处理对英作战的相关事宜。

杨芳出身于贵州山区,和那些依赖老祖宗吃饭的八旗子弟不同,他凭借的是自己的本事,自幼便投身行伍,然后靠自己一件又一件的军功逐级升迁,最终才成长为清朝的高级武将。这一切当然被道光看在眼里,道光之所以选他去广州协助奕山与英交战,看中的就是他的才干。然而对内作战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杨芳这次在与英国人的交锋中会同样出色吗? 依照后来发生的种种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马桶阵

1841年3月5日,72岁的老杨芳奉旨来到广州主持军务。 一到广州前线,这位老将就展示出了丰富的战斗经验,首先对熟悉战况的各级军官全部详细进行了询问,尽量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料敌于前,抢占先机;然后又带着广州各级官员登上了沿海的炮台,对敌国的军舰仔细打量了一番。

就在这时,杨芳突然向随从而来的一众官员提出了一个疑问,英军从颠簸飘荡的海洋上朝我陆地开炮,为何命中率竟然比我方修筑的固定炮台上开出的炮还要高? 结果官员们也不知为何,报以沉默。久思之下的杨芳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清剿天理教、镇压彝族起义的经历,大喊了一句:“必有妖术!” 于是就按照民间迷信的办法来对付邪神附体的英国人。

杨芳命令手下人去搜集百姓家里正在使用的马桶,要求越旧越好,味儿越大越秒,他要用这五谷之气熏走附着在他们身上的神灵!杨芳天真地认为赶跑了这些神仙,大清的军队就能大展神威,把这些远涉重洋的鬼子兵赶下海去。

到了开战之日,杨芳就把收集来的这些马桶绑在炮台的周围,还让一些满载着马桶的木筏使劲贴着英军的军舰,争取把那些歪鬼邪神彻底“熏怕”,让他们再也不敢助纣为虐!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在熏了许久后,筏子上的清军见没有任何效果,最终只得跳海逃生。

在这次战役中杨芳因迷信所采取的马桶阵法也让他饱受后人的讥笑与诟病,成为这位晚清名将的一个重大“人生污点”。

棍哥团队:晓史原创,侵权必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熊样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熊样美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