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 禅宗是怎么回事

  • 教育
  • 1周前
  • 3
  • 更新:2024-06-17 18:59:15

导读:我们多了解一些国学知识,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生活趣味,而且能够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国学修养。那么,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禅宗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

“鹅湖之会”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辯论会。由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而得名。“鹅湖之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佛教为什么要分“大乘”“小乘”

大乘梵语摩诃衍,华译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公元1世纪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别。在印度发展出了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教这三个主要学派,北传中国以后,又有所发展。“大乘”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

小乘佛教也叫作“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

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后的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为依据。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中国云南上座部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什么是“密宗”

密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渊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密教兴起于印度大乘佛教晚期(7世纪至11世纪间),直至印度佛教全面被破坏灭亡为止。密教虽在印度消失,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禅宗”是怎么回事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为主张修习禅定,所以称为禅宗。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

达摩于北魏末年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为禅宗五祖。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即南宗顿门与北宗渐门。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禅宗是怎么回事”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