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道德困境英文,无力感与道德困境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道德困境英文”的核心内容以及“无力感与道德困境”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道德困境(无能为力和道德困境)

利维坦出版社:

有两个沉船的水手,A和b,两个人同时看到了一个只能支撑一个人的船板,都试图游向船板。首先,A游到船板上,爬了上去。B到达时,将A推离船板,让落水者爬上船板。最终,A溺水身亡,B被搜救队救起。B是否应该犯谋杀罪?

以上是古希腊学者卡涅阿德斯构想的一个意识形态实验。类似的道德困境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英美法系著名的“女王诉达德利和斯蒂芬案”。道德行为来自形式推理吗?社会直觉主义者大概不这么认为——很多时候,人们在做道德判断时,并不关心正义、法律、人权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观。不管怎么说,我们经常面临这种伦理困境。如何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建设和思维框架,可能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是一句由来已久的谚语(在东方文明中)。这是受日本雕塑“三只猿”的启发:三只猴子,一只蒙着眼睛,一只捂着耳朵,一只捂着嘴。(译者注:这句出自《论语·颜渊》的话在8世纪左右传到日本,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三猿”文化。)在西方,这句话常被用来教导人们不要去看待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其本意是人要永远抛弃邪念,在行动中也是如此。

奥塔戈每日时报

但是当我们发现自己无处躲避“邪恶”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当我们不得不去看,去听,或者无法摆脱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如果选择直言不讳或者愤怒地对抗邪恶,会对自己或者所爱的人和事造成直接威胁,我们该怎么办?

当生活迫使我们在两个“错误”或困境中做出选择时,无论我们选择哪一个,我们都将辜负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义务和承诺。我们做什么呢我们是如何做出这些所谓的“选择”的?或者更进一步,我们如何与这些“错误”相处?这是我们自己的罪还是别人对我们的阴谋?

苏珊娜·维拉

“道德困境”的概念

1984年,哲学家安德鲁·杰姆顿(Andrew Jameton)首次提出了“道德困境”的概念,描述了护士在面对体制和制度的限制时,无法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尤其是往往涉及到根本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责任。

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的世界里,道德困境给今天的医务工作者和公共卫生事件首当其冲的人带来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他们并不孤单。2020年,疫情给全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强烈冲击,迫使许多人面临一些道德困境的艰难时刻。有时候,如果有另一种选择,曾经被视为道德的行为,可能与一个人本能地会选择和采取的行为不同。

例子包括:

送孩子上学受教育与否是父母的两难选择,父母应该在家教孩子。

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和信仰与美国各州和整个国家的安全条例(或缺乏规则)相冲突;

尽管小企业对员工及其家庭负有信托责任,但它们不得不关门以减少损失;

家庭需要有保障的住房,但因为失业或其他财产问题无法支撑,只好卖房生活。

当然,人们希望多陪陪独居、身患重病的老人及其亲友。但由于防疫隔离的要求,这些是不允许的。

我们陷入了社会文化的不公,同时也有一种模糊的预感,未来什么都不会改变;

我们公认的“公民”和“公民行为”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我们未能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尊重这些价值观;

在社会政治问题上与我们对立的“另一方”发起了生死总攻,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加拿大家庭

当我们处于道德困境时,我们经常感到痛苦,被束缚在背后,被忽视,不被听到或理解。我们很容易被愤怒、厌恶、恐惧和沮丧所控制。渐渐地,这样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焦虑、疲惫和绝望。一种幻灭感袭来,抛给我们一个问题,我们是谁,世界是什么?研究还表明,道德困境具有持久的影响,如倦怠、疲惫、麻木、脱节和道德敏感度下降(也称为“同情疲劳”)。

(journals . lww . com/ajnonline/full text/2017/02001/training _ Moral _ resilience . 3 . aspx)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69733019889400)

在医疗或社会服务环境中,受到道德困境困扰的不仅仅是医生。患者也可能因医务工作者行为或护理态度的改变而受到负面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类型的钙化会严重损害人际关系和医患关系。在极端形式下,甚至可能导致“正常化”。

无力是道德困境的核心。这种感觉就是由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外界因素,我们不得不被动或主动妥协,或者放弃我们所看重的东西。

道德困境如何与我们共存?

事实上,人类并不擅长检测和应对威胁。和身体威胁一样,对心理和存在的威胁,或者“灵魂”的威胁(比如对我们完整性的威胁)也可以激活人体的神经系统,使其从平静和克制的状态转变为生存模式。大脑最原始的部分,也就是爬行动物的大脑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不断搜索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威胁,身体也时刻准备着应对。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406946/)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应激化学物质,从而导致身体、情绪和认知的变化。我们的心率和血压上升,肌肉收紧。所有不必要的功能都将休眠。负面情绪被激活。或者,感情和需求的适当表达和传递可能会让人尖叫和筋疲力尽。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那些潜在的威胁上。我们的同理心在减弱,从而干扰了我们的“亲社会”行为,更加依赖于我们本能的防御性默认思维和行为模式。

(www . science direct . com/topics/social-sciences/pro social-behavior)

一般来说,我们采取自发行动来处理和管理这种压力有三种方式:战斗(试图通过消除威胁的来源来重新获得控制,同时展示更大的力量);逃避(通过放弃来摆脱威胁,或者缓解道德困境中的矛盾来走出困境);和冻结(不作为或瘫痪;用“打通”来麻痹自己;有分心,否认,或者完全脱离困境的原因)。

不加干预的反复道德困境会导致持续的适应不良,这种适应不良会在特定的意义上累积,具体来说就是在我们的组织中。换句话说,即使在任何危机结束后,它也会留下“道德残渣”或“道德斑点”(也称“渐进效应”),并使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就像堵塞的动脉一样,这种道德闭塞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吉菲

培养道德韧性

复原力通常指从压力、逆境和创伤中恢复或适应的能力;它可以让这些变化和挑战促进我们的生活,而不是伤害它们,同时,它可以保佑我们的精神,而不是削弱它。这种韧性让我们看到,困难过后留下的不一定是伤痕累累的我们,挑战只是暂时的。

虽然道德抗逆力还是一个新概念,和心理抗逆力有关系,但两者在三个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临床伦理学领域的重要代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和儿科教授辛达·拉什顿(Cynda rushton)认为,“道德弹性关注的是人类经验的道德方面,决策、义务和关系的道德复杂性,以及引发良心、困惑和道德困境的不可避免的道德挑战。”

由于道德领域与人性的所有方面(生物、心理、认知、精神和关系)密切相关,培养道德复原力可以在许多具体层面上惠及我们所有人。

2021年,你会继续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如果你也觉得自己在道德困境中挣扎,想要拼命的坚持下去,下面的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培养自己的道德韧性。

ArtConnect

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艺术。

自主是一种以当下为中心的意识,即在接受我们可能无法控制所有情况或结果的同时,我们总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思想和精神。这是为了学习如何在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优雅的姿势。首先,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向内在,或者训练我们的内在意识。内在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注意到隐藏在表面下的深层意识,它可能有助于我们的感觉、思想和行动。

在向内探索自己的过程中,不要试图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要将其判断为错误或弱点。让我们给这些情绪留空空间,让它们告诉我们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新情况。我们在观察,想知道有哪些道德价值、义务或责任没有实现,这些情绪如何勾勒出困境与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是否有其他方式来实现这些价值。

这样做可以使我们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洞察力,这对我们保持“宽容之窗”非常重要,也是独立的关键。这样,不管有多难,我们总能有意识地做出选择来践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做出原则性的选择,采取明智而合乎道德的行动。探索这种内在空的两种方法是正念练习和滴定。

自我意识:“忠于你自己”

拉什顿认为,道德韧性是基于道德责任感。“当我们处于与正义和道德相悖的境地时,道德责任感可以不断提醒我们是谁,我们信仰什么。”这种对道德的警惕或渴望,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意识到,什么样的价值观、责任和使命才是真正构成我们道德核心的因素。意味着要不断自省,否则就有自满和丧失道德敏感性的风险。同时,我们不想变得教条和武断。

自我意识是有意识体验的舞蹈,它要求我们谦虚、谨慎、勇敢地探索自己的感情、思想和欲望。我喜欢把这种态度称为“慈悲的真诚”。我们还必须清晰透明,即当我们的信念可能变得偏颇、扭曲、短视或不正确时,我们愿意承认;同时,我们应该对可能的变化、修正或意想不到的结果持宽容态度。自我意识的能力为我们提供了空的空间,让我们可以昂首挺胸,睁大眼睛,放松肩膀,坚定信念,以最小的个人代价找到处理道德困境的可能性。

自我表现:以道德清白和道德能力做出选择和贡献。

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有很多,但说到道德韧性,有两种方法特别有效:培养道德能力和说话清晰自信。

道德涉及到拉什顿所谓的道德体现,即我们要确保我们所秉持的真理和信念在我们的行动中得到体现,从而证明我们在践行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积累和培养道德词汇、想象力、态度、连贯的性格和充满活力的道德态度,使我们能够沉浸在“道德”世界中,同时对他人的价值观、需求、希望和恐惧保持耐心、开放和宽容。

说得清楚、理直气壮,就是利用我们的烦恼和疑惑,引起同样身处其中的其他人的共鸣,从而表达我们的关心。与其把道德困境本身视为结果,不如把它视为就形势的动态发展进行更广泛、更实质性对话的开端。清晰自信的表达还包括知道何时捍卫自己的处境、制度或关系,无论是暂时还是永久地解放自己,因为这种处境有时可能对我们的道德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纽约时报》

创造意义:创造意义而不是要求意义。

创造意义是我们在与生活、人际关系和自身的互动中感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组织记忆和塑造体验的方式。意义也有助于调和我们在价值观、信仰和期望以及生活态度上的差异。这在道德逆境中尤为重要。

无意义的痛苦是道德韧性的重要话题。我们常常对自己说:“如果什么都改变不了,我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么做’?”或者“我已经尽力去改变了,但我永远做不够。”和“我在这个有先天缺陷的破碎系统中挣扎。”这些不满可能会激发一种非常消极和绝望的体验,也可能为进一步的原则性实际行动打下基础。

创造意义的一个方法是重新考虑那些之前可能不明显或者已经被你否定的情况。想一想,你是否忽略或误解了一些信息?你的不满是否隐藏了一些信息?我们能否从更多主体的角度更细致地看待形势?

另外,想想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往什么方向成长。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悟吗?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又有哪些弱点在抬头?哪些价值观、责任感或道德标准经久不衰,哪些发生了变化?所有这些意义是如何与我们共存的?

创造意义的一个常见错误,就是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训,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是这样的。意义的生成,不是企图在苦涩的土壤里种下幸福的花朵,也不一定是教会我们谨慎地看待现实。创造意义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扩展对道德困境的思考和感受,让我们总是能做出诚实的、有原则的行动,继续前进。

相关性:保持与他人的互动。

与世界保持联系是生活的真理。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我们对关系的痴迷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与他人交谈时,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点亮,以模仿他人传达的情绪和行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认为,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甚至比食物和住所更基本,这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

(news room . UCLA . edu/releases/we-are-hard-wired-to-be-social-248746)

生产力中心

在培养道德韧性的过程中,让我们信任的人参与进来并与之互动是绝对必要的。请注意这里的“信任”二字,这是关键。与他人分享挑战、困难的情绪和挫折会让我们感到脆弱。处于道德困境,不应该是我们和那些我们无法预料的人一起试水的时候。他们不能在场,倾听,表现出同理心,表现出同情心,给我们同情心真诚,为我们种下希望的种子。如果我们能知道我们在道德困境中并不孤独,我们就能大大减少孤独感和绝望感。

当我们得不到控制的时候,就是我们最想得到控制的时候,当我们陷入道德困境的时候,可能真的是一种失控感。当我们无能为力、绝望无助的体验向一种可能的、原则性的选择转变时,将有助于缓解道德困境的影响,培养道德弹性。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道德困境英文和无力感与道德困境的精彩内容,是由网络编辑之家小编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