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废止了吗,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21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废止了吗”的核心内容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21”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工资支付暂行条例2021)

导读:迟到扣钱,请假,业绩未完成扣钱,似乎是很多公司的“日常”。无论你是在知名的大企业,还是个体小公司,都逃不了因为各种原因被扣工资的命运,但其实有些公司扣员工工资是违法的!

本文特意整理了非法公司制的常见现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上班迟到单位扣工资?违法!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

可见,罚款是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所以普通用人单位没有处罚权,所以无权对员工进行经济罚款。

当然,这并不是说雇主完全不能惩罚员工的迟到。

对于员工的迟到,雇主的合理惩罚是-

1、因合理原因迟到早退几分钟,且未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可以理解为酌情处理。

2.如果迟到太久,可以在相应时间扣除你没有提供的劳务部分的工资。

如员工小李月薪4350元,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规定工作日21.75天。

那么小李的日工资就是月薪÷工作日=4350元÷21.75天=200元/天。

小李的时薪是日工资÷工作时间=200÷8=25元/小时。

因此,当小李因个人原因迟到时,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其日工资或小时工资扣除小李未上班的部分。

此外,企业克扣工资的其他方式也是违法的。

二、请假要扣三倍工资?违法!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交劳动争议解决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休息是员工的权利,因公请假也属于正常行使个人权利的范畴。事假期间,不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扣相应天数工资没问题,但用人单位扣三次工资确实不合理。

3.女职工怀孕期间扣工资吗?违法!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应当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工作时间。

简单来说,女职工怀孕后请假做产前检查,用人单位不得按照病假、事假、旷工计算工作时间,不得扣减其非工作时间的工资。

但男员工需要陪同怀孕配偶做产检时,会根据事假扣除相应的时间工资。

4.用人单位会扣工资捐款吗?违法!

《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四条规定,捐赠应当自愿、无偿,禁止强制或者变相摊派,不得以捐赠为名从事营利性活动。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组织捐赠时,是否捐赠以及捐赠的具体数额由职工自行决定。用人单位强行克扣工资是违法行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和举报。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对劳动者进行经济补偿,并支付赔偿金。

5.给公司造成损失扣全部工资?违法!

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赔偿可以从劳动者本人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额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扣除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比如小李每月工资4350元,他的失职给公司财产造成了损失。小李月薪的20%是870元,

1.公司亏损低于870元时,直接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2.公司亏损大于870元时,按月扣除,每月扣除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即每月扣除870元。

3.当小李月工资下降,扣除870元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时,则应在发放最低工资标准后再扣除工资。(以上海小李为例。减少后,她的月薪是3000元,上海的最低工资是2480元。如果按照原计划扣除870元,剩余工资为2130元,不到2480元,那么当月扣除的应该是3000-2480元=520元)

六、员工辞职,单位扣工资?违法!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当然,作为员工,不能无故离职,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通知用人单位。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工资支付暂行条例废止了吗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21的精彩内容,是由网络编辑之家小编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