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适合乡镇开的实体店,适合乡镇开的实体店3元店

适合乡镇开的实体店,适合乡镇开的实体店3元店

内容导航:

  • 小县城这些实体店闷声发大财,不受网购冲击
  • 开一家服装实体店老板们必看的七招
  • 农民们的乡村小店里,有笔年入80亿的生意
  • 一、小县城这些实体店闷声发大财,不受网购冲击

    放眼古今中外,商业模式千千万。但无不是通过垄断达到暴利,而后又利用已有优势资源不断加高自己商业城墙,让别人没办法轻易进入和自己竞争。处于垄断地位后,不但可以制定行业规则,还拥有定价权,赚多赚少自己说了算,这类型的公司基本都成了商业巨无霸,我们身边这类型的公司数不胜数,就不一一列举。

    也许你会说这道理谁都懂,但是我们小老板没人能做到。我们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大能力者可垄断世界,或者国家某项资源或技术,我们小生意人垄断一个县城就够了。

    下面给大家分享身边一个真实的案例。如果你在我们县城想买个蛋糕,你会发现,这里烘培店挺多,但是产品的价格比附近其他县城的都要贵,而且没有其他品牌可以选择。我们县城不大,但是人口很多,城区比较集中,2015年我们县城烘培行业,有六个品牌共10家专卖店,其中加盟品牌4家,本地自营品牌6家。当时竞争比较激烈,同时房租那几年上涨比较快,经营不太好的店都相继关门了。有一家叫叶记的本地品牌却不断扩店,到2018年,就剩下两个品牌了,其中叶记6家,唐记2家,到2020年县城就剩下叶记一个品牌9家店了,2021年叶记在县城和乡镇已经有22家烘焙专卖店,全县已经找不到其他品牌的烘培专卖店了,同时我们看到一年时间叶记的产品包装全部都升级了,价格也上涨了一倍多。也许你觉得这是偶然,如果我告诉你,2018年叶记用高价转让费拿下唐记隔壁店面,在两家唐记店隔壁都开了叶记专卖店,一年多时间两家唐记就全倒闭了,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品牌围剿战略。本来两个品牌的产品质量差不多,叶记利用自己连锁店的优势,把其他店准备到期的产品集中到唐记隔壁店天天低价促销,由于店铺租金比较高,一年多时间唐记就顶不住关门了。如今叶记的年营业额已经有一千多万,现在他正在附近县城复制这个模式。

    我觉得在四五线小城市或者小县城做实体店要想赚大钱,最好的方法就是垄断经营。当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如何找到并成功实现垄断,我觉得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找准某刚需细分小行业,市场容量不能太大,其他产品替代不了,入行又需要一定门槛,同时网店比较难触及,同时比较容易多店复制。我觉得如烘培行业,内衣行业,修脚,眼镜行业,母婴店,书店,电动自行车等行业都可以做到。

    第二、最好做自己品牌。并不断打磨优化产品和销售模式。如果是自己的品牌,可以做成连锁店经营,同个区域开多家店迅速占领市场。如果是代理别人品牌,可以多品牌多店经营,把市场上主流的大牌代理权签下。就如我们全县人买的电车基本都是一个老板代理的,市场上热销的主流品牌就这四五个,县区域代理都被他签下了,其他人想卖只能做他的分销。

    第三、形成垄断后就意味着高利润,有高利润就可以开高薪水聘请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就有更强的竞争力,其他人要想进入这行就更难了。

    垄断可以适当提高利润,但不要太暴利,暴利就意味着会有很多人想尽办法往你这个行业钻,到时候又得自我升级,提高别人入行和竞争的成本,聪明人都是闷声发大财。你还知道哪些行业适合小区域做垄断,有哪些行业老板在闷声发大财,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二、开一家服装实体店老板们必看的七招

    虽然当今电商对实体店的冲击很大,但对于实体店主生意还是要做的,不能期望回到以前的市场环境,但可以改变门店的运营策略。作为实体店的老板、在以下经营方面要用心了。

    一、顾客的真实心意要弄清楚

    现如今人民生活都富裕了,价格敏感型的顾客占比在下降,而服务敏感型的顾客比例在上升。购物过程中良好的服务会极大提高成交量。但是,在实际的顾客接待工作中,店员对顾客的服务态度难以保证,冷热不均,与顾客的期望相距甚远。

    现实生活中很多顾客想买的时候,店员服务态度极佳;’当客户因某种原因,不想买想走的时候,很多店员是冷眼相向,甚至冷嘲热讽。其实如果店员能真诚为顾客服务,说不定能起到不一样的效果,感动顾客成交,就算这次不成交,还是未来潜在的客户,不至于让客户来了一次再也想踏进店铺第二次。

    四、潜在客户的培养

    三、农民们的乡村小店里,有笔年入80亿的生意

    记者 |周琦

    编辑 |谭璐

    数字经济时代,农资领域亟需一场变革。

    中国有近200万的农资企业,农资产品要想在广袤且分散的农村终端实现最大化覆盖,渠道是个大问题。

    另一方面,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农资产品,是农民最希望的事,但常因供需错配而成为奢望。

    在25万亿下沉市场中,汇通达的市占率位居第一,有着天然的渠道优势。

    “汇通达为产业链中的品牌厂商、供应链合作伙伴、服务商乃至最终的零售商群体,提供包含商品、技术、服务等‘一揽子’数字化解决方案。”汇通达总裁徐秀贤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2年上半年,集团营收达398.95亿元,其中,“农资”营收达83.48亿元,仅次于“消费电子”。

    布局农业

    乡镇及村级小店属于典型的传统实体店,农民的日常消费有80%通过小店实现。这些农村店存在经营模式陈旧、供应链体系陈旧、商品品类单一、资金和库存周转难等问题。

    如何帮助这些小店升级?

    汇通达靠数智零售和产业互联网,走“平台+乡镇店”路径,让乡镇小店变身为“线下实体店+线上网店+本地社群店”,还能借助沉淀的消费大数据,还原地区客户画像。

    换句话说,汇通达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促使上游制造商更精准地提供商品和定制个性化服务。

    “服务农民生活型消费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农民在农业生产型大宗消费上的需求。”徐秀贤表示。

    农资领域的数字化改造正值窗口期,空间巨大,这成为汇通达布局农资的理由。

    2019年,汇通达正式成立专注于农资产业的事业部——子公司阡耘科技,通过数字科技,帮助农资产业升级。

    “我们提出了“两端一路”策略,将会员零售门店与产业端连接起来,实现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徐秀贤说。

    关于农资产业的具体解法是:汇通达收集农资采购的需求,反馈给农资厂商,使农资小店也可以直接合作农资“大厂”。

    湖北襄阳襄州区农资店的老板邓国辉就是受益者。他的门店位置偏,农资体量一年仅500吨,没有大厂家愿意合作,他只能通过其他经销商调货,利润薄、货源不好。

    在汇通达的帮助下,邓国辉获得了大厂化肥资源,顺利解决货源问题。“现在我的店每年能卖出3000吨左右,较之前翻了几番。”邓国辉表示。

    汇通达已与中盐红四方、云图控股、浙农、瑞星集团、西王、光明等农资上游渠道合作,覆盖肥料、饲料、农药、农用机械、农膜等品类。

    数字助力

    解决了货源,汇通达还在思考如何将农地“种得更好”。

    “我们一直在打怪升级。”汇通达汇通数科数字乡村业务部总经理李科告诉记者,传统农资行业在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碎片化问题,汇通达推出标准化农事平台,帮助农业基地和企业在线管理。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为例,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技术,实现作物生长状态监测、田间智能灌溉、重大病虫害智能识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比如,智能物联网监测系统中的“气候监测”,能监测空气的温湿度、光照、降雨量、风速等地面气象信息,结合实时采集的气象数据,对未来24小时的异常气象进行预警。

    “农业遥感监测平台”则通过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的生产面积、长势、产量等进行监测。“能通过农作物在不同波段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特性改变,实现对小麦白粉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的监测。”李科介绍道。

    “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则规划农机、农资的使用。农产品成熟后,采用CV监测果实的表面情况,判断是否异常。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做农村从业人员培训,如基础生产技术、互联网营销等。”李科说道。

    “借助汇通达提供的智慧养殖技术,今年我家的大闸蟹亩产提升到300斤,每亩增加了80斤。”在溧水养殖螃蟹超过十年的夏国华告诉记者,“今年夏天高温干旱,幸亏有智能养殖设备,不然螃蟹会减产。汇通达还帮助我们在网上销售大闸蟹。”

    汇通达还推出“智慧猪养殖物联网系统”,拥有三大智能管控: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精准饲料喂养系统、无害化粪污处理系统。在智能化装备方面,配备自走式移动消毒机器人、猪只自动计数器、自动式猪只测量秤。

    位于南宁马山的黑山羊合作社的谢梁敏表示,通过数字羊圈项目,借助芯片实现每只羊的数据在线,合作社能够进行统一部署和单独关注。

    田间生产、管理、防控、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让农产品得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双向流通

    “今年汇通达在助力数学农业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关注农产品的上行,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让农户卖得更好。”李科介绍。

    2022年上半年,汇通达在研发上共花费6.35亿元,同比增长76.2%,主要包括产业交易、云计算、支付以及智慧零售SaaS等平台建设。

    针对会员店,汇通达推出超级老板SaaS、千橙掌柜等工具。安徽宿州市农资店老板马胜群就是受益者之一。

    他将传单与超级老板工具应用相结合,在单页上印上网店汇享购的二维码,分享到社群和朋友圈。由此门店涨粉约200人,获得订单近200笔,当天交易超12万元。

    另一方面,汇通达帮助会员零售门店运营,通过举办活动提升交易活跃度和黏性。2021年组织了20余场大型促销活动,覆盖会员零售门店2万余家,开展会员零售门店培训4万余场。

    汇通达在全国设立了17个分部,2021全年销售规模超657亿元;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398.9亿元,同比增长33.1%。

    帮助销售农产品,汇通达不留余力,利用渠道优势把农业原材料卖给相应上游工厂,比如把东北的玉米和高粱卖给贵州的酒厂。

    此外,汇通达还为农产品找起销路。在直播间,汇通达卖起阳山水蜜桃、桃形李、砀山梨、阳光玫瑰葡萄、盱眙龙虾、徐州大沙河苹果等。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产量不稳定,品控容易出现偏差,这成为农业全链路数字化的巨大挑战。

    汇通达决定建立基地,从选种育苗做起。目前汇通达拥有三大基地——盱眙龙虾基地、溧水石臼湖螃蟹基地、南京八卦洲阳光葡萄基地。

    “想帮助这些农产品,必须亲自参与,而不仅停留在对农业生产经验上。带着上游的想法以及C端用户的实际需求,进入到种养殖环节,能让我们的每个解法都和问题相匹配。”李科解释道。

    除了养殖环节,汇通达发现农产品流通各个节点的供需衔接并不通畅,于是对供应链节点进行改造,调研冷链仓储,已帮助盱眙县上行近300万元的龙虾、螃蟹农产品。

    正如徐秀贤所说,汇通达正在不留余力,助力农资数字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适合乡镇开的实体店的内容,更多关于适合乡镇开的实体店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