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北京晚上兼职的都有哪些工作,北京晚上可以干什么兼职工作

北京晚上兼职的都有哪些工作,北京晚上可以干什么兼职工作

内容导航:

  • 兼职做外编就像在家里捡钱,虽然捡得不多
  • 40岁北京中产卖房移民,在国外做电工一小时赚400
  • 这工作包吃包喝包抽烟,不累还多金北京警方:没错,还会坐牢
  • 一、兼职做外编就像在家里捡钱,虽然捡得不多

    360行闪光时刻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 小筠 编辑|小辰

    来源|我和刘先生的日常

    你好,我是小筠。

    我在上一篇文章《离开北京后,我理想的生活渐渐都实现了……》里提到,我开了一间工作室,平时接一些出版社的书稿来看。

    文章发出后,有一些读者留言问我,如何才能成为一名编辑,如何才能兼职看稿赚钱。

    今天,我就来与你分享一下我在这条搞钱路上的一些小小经验。

    01

    想成为一名全职编辑

    建议努力考研

    说起来,我的两份工作,编辑和高校老师,都是有学历门槛的,绝大多数单位都要求研究生学历。

    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名全职编辑,努力考研非常重要。

    当然,我说的只是绝大多数情况,也有的公司对学历要求没这么高,还是看出版社的规模与出版方向。

    另外,如果你特别优秀,有奇才,或者是出版社急需人才,也能跳出学历限制。

    比如出版社需要一个懂西班牙语的编辑,死活招不到硕士,你本科毕业,恰好是学西班牙语的,又有一定的人文素养,那你就大概率有戏。

    又或者你是个营销天才,特别擅长准确定位、寻找诉求、捕捉热点、整合资源、制造话题,什么书到你手里都能卖出去,那学历门槛也难不倒你。

    想成为一名编辑,不一定要学编辑出版学。哪怕你学的是工科,也是有可能成为一名编辑的。毕竟那些工科类的书,可不好让学中文的人来担任责编嘛。

    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出版社。 在校生不妨关注一下自己所在大学出版社的招聘信息。

    ****我读本科时,两个舍友就都在我们大学出版社下属的杂志社实习。

    当然,提供给在校生的实习岗位未必都有钱拿,就算有,可能也少得可怜。但你既然对这一行业感兴趣, 不妨先把得失放在一边,当作一种体验,去试试水。

    想当编辑,一般从校对干起。我当年也是这样入行的。

    编辑和校对是有比较明确的分工的。

    ****一般来说,书稿的方向、内容、结构、定位、营销点、语言文字的优化这些都由编辑把控,校对主要是扫荡硬伤,有没有错别字,排版上有没有错误,是否存在知识性错误,等等。

    举个例子:

    一本外版书把“ elegant design is achieved not when nothing else can be added,but when nothing else can be taken away.”

    这句话翻译为:

    优雅的设计不是在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添加的时候实现的,而是在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拿掉的时候实现的。

    如果你是校对,你在稿子上看到这句话,它沒有错别字,没有病句,排版标点也没问题,也没有什么知识性的硬伤,你基本不用改它了。

    但如果你是编辑,你就得考虑,这句话虽然把英文的意思翻泽出来了,可略显啰嗦,语言也不咋美,你可能会把它改为:

    优雅的设计并不在于无以复加,而在于无从删减。

    这就是编辑和校对工作内容的差别,当然我介绍得很笼统,反正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编辑和校对的工作内容区别这么大,所以报酬自然也大相径庭。

    比如我的前东家一般不找兼职编辑看稿子,只用兼职校对,给的费用是3-5元/千字。辛苦看完一本10万字的书稿,可能就挣个三五百。

    而做兼职编辑,费用能到30-40元/千字。做完一本15万字的书,也许能进账五六千。

    想兼职做校对或编辑,可以关注一下招聘网站。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工作不太忙,工资也少得可怜,就曾在智联招聘上找了一份兼职校对的活儿。

    那是一个校对公司,出版社把校对环节外包出去,校对公司再招聘校对员干活儿,做中间商赚差价。

    那也是我做过的最廉价的校对,才2.5元/千字,看的还都是写得很一般的都市言情小说,所以看了两本我就不看了,前后挣了千来块。

    02

    做编辑,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我第一次接触编辑校对工作,是读研时在我们学校出版社做校对。

    我也是运气好,当时国家正举全国出版社之力,做一个跟永乐大典差不多等级的出版项目,我们学校出版社承接了其中的一部分,工作量大,时间紧急,需要大量的兼职校对。

    我是在班级群里看到招聘信息的,报名之后,出版社在学校阶梯教室组织了一场考试。

    考的大多是文史知识、古文基础知识等。上百人参加了考试,最后根据分数排名,录用了20个。我排在第11位。

    正式工作前,出版社老师组织了一次培训,告诉我们工作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规范使用校对符号等。

    至于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拿着书稿和古籍对照着看,看看书稿在录入古籍的时候,有没有录错了。

    我每周去一次出版社,把看完的稿子送回去,再领新的稿子回来。

    校对挣得不多,真是辛苦钱。我当时在大学出版社看的是古籍,比较复杂,是8元/千字。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

    后来无意中又在群里看到沈阳的另一家出版社招兼职校对,我也去试。在那家出版社看的就是比较成熟的外国文学作品,契诃夫、茨威格、金子美玲这些,5元/千字。

    校对挣的也是良心钱,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干得好。

    稿子交回到出版社,出版社的老师也会对稿子进行抽查审读,如果发现你没有认真对待,稿子中很明显的错误你都没有挑出来改正,就会根据稿子质量相应扣钱。

    那时候我干得很起劲,当时还是学生,每个月挣的钱能够满足日常开销,无需再向家里伸手要钱,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我把做校对当看书。不,比看书还仔细认真呢,一字一句地读,拼命挑错。由于比较认真,所以我很少被扣钱。

    当时很多同学出去做兼职。有的同学在邮政兼职,到一个距离学校很远的、满是尘埃的大仓库里整理资料,大冬天,不到6点就得起床,公交转地铁再转公交,往返耗时三四小时。

    沈阳的冬天,零下十几度,那仓库还没暖气,冻得手脚僵硬。一天挣50块。

    也有的同学在培训机构上课,没课的时候,也需从早到晚耗在那里。回到宿舍,还时常做课件到半夜。

    一个月挣1800元。干了大半年, 老板给她加薪到2100元,她就高兴得不行。也很辛苦。

    跟其他同学的工作相比,我觉得做校对算是比较轻松也比较适合学生党的了。

    03

    编辑是门手艺活儿

    不妨多读书

    编辑这一行当,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就像书店里有形形色色的书,书的背后,是各种各样的编辑。

    如果担任言情小说的编辑,可能对外语和学历的要求就没有这么高。 但如果你负责的书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编辑,你就要能看出门道来。

    比如某件事明明发生在春秋时期,作者却误写为战国时期;

    某种水果明明元朝才传进中国,作者在写汉朝的故事时却提到了这种水果;

    某句名言明明出自甲的著作,作者却张冠李戴到乙的头上……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作为编辑,就要能挑出来并改正。

    如果你做的是外版书,你就还得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要能够帮助翻译查缺补漏。

    比如单词governor,有好几种意思,我曾碰到一个翻译把它译成“董事”,我读了觉得不太对劲,后来查看英文原著,才发现它应该是“(美国的)州长”的意思。

    出版社也是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有的是冷衙门,有的是香饽饽, 想揽瓷器活儿,你就得有金刚钻。

    总之,编辑工作有难有易,所以其实还算是好入门的。大不了就是刚开始挣得少些罢了。我以前做过2.5元/千字的兼职,现在几乎翻20倍了。

    如何才能提高编辑水平呢?

    一个最简单朴素的方法就是多看书。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编辑必备语词规范手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等,都是编辑案头常用的工具书;

    《编辑人的世界》《编辑力》《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老猫学出版》《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等书,则从不同侧面向我们揭秘了编辑这一职业。

    影视剧方面,《编舟记》《校对女孩河野悦子》等,都是出版行业的职场剧,也都可以作为了解这一行当的窗口。

    出版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试——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该考试分为初级和中级,只有在职人员可以报考。报名时需进行资格审查,所在单位盖章后才能报名成功。硕士毕业一年后可以直接报考中级。

    若有志于出版业,这门考试无论如何都得通过。有了这个中级证书,在出版行业就算是有一个护身符了。

    04

    要通过当编辑搞钱

    学好外语很重要

    优秀的外语水平,也是通过当编辑搞钱的一门利器。

    以前在北京的时候,同事介绍我给H出版公司做兼职编辑。他家主要做外版书,给的费用很高,看得好的话,能到千字30-40元。

    我当年可是做过千字2.5元的校对的活儿啊,现在居然有公司开到千字三四十元,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奈何我的英语实在太差了,我硕士毕业,连四级都没过,哪里看得懂外版书,还去给人家改稿?

    于是只得灰溜溜地放弃了。但我记住了这条搞钱的路子。

    甚至想着,行吧,也算是一个学习的动力。等哪天我失业了,无事可做的时候,还可以去重新学英语,学好了去做外版书的兼职编辑,说不定也能养活自己。

    回老家工作后,总体上不太忙,我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重学英语。买了全套的外研社书虫系列,从入门级开始看,慢慢啃到五六级。

    书虫系列难度不高,五六级差不多是高二、高三、大一的水平。我就是啃完全套书,也未必能过四级。

    书虫入门级都是图,一本书也没几页,但终究也算是一本书啊,我一页页翻过去,一级级往上爬,不知不觉也算是看了上百本。

    再后来,我想做兼职编辑,让同事帮忙介绍的时候,她又提起H公司,说他家给兼职编辑的费用算是相当高的了,要不你试试?

    看了这么多英语小说,我对英文没那么恐惧了,这回同事又提起,我就决定咬牙试一把。

    我对自己说: 姐如今也是肚子里有几百本英文小说的人了,别慌,别慌。于是自信心也开始上来了。

    对方先给我发来一份线上试题,让我作答。答完提交后把分数告诉她。

    试题都是选择题,是有固定答案的客观题。我担心人家系统后台能监控到我的答题时间和答题次数,就没有百度,没有作弊,老老实实地根据自己的理解答了一遍。

    我一直觉得自己编辑功底和文字功底都还不错,但我虽然在出版社干了四年,可做的都是本版书,从没接触过外版书,所以试题中关于外版书的题目,我都有点抓瞎。

    于是一套题做下来,我才得了60来分。五分之二都错了。

    我挫败感很强,在老实把分数告知对方的同时,还发了个哭丧的表情。

    没想到对方说,没关系,我们有给兼职编辑的音频课,你把手机号给我,我给你免费开通,你抽空学学,学完后再答一次。

    我便认真地学了,还做了很多笔记。后来重新答,考到90多分。又考了第三次,总算拿到满分。于是把满分的截图发给对方。

    我还很心机地把我的笔记也拍了个小视频发给对方。我的笔记做得挺好,对方看了,各种夸我认真。

    考试通过了,接下来就到试编环节。

    一本书一般十来万字。H公司的试编稿会在2万字左右,字数还是挺多的。如果试编通过,试编的稿子可以直接折算费用,如果不过,那这2万字就算白打工了。

    这两万字我看得很认真,我的英文不太好,所以任何拿不准的地方,我都尽可能地查百度、查谷歌翻译、查词典。

    而且我的英文虽然不咋地,但是我中文还不错啊。 于是我在能力范围内,把稿子改到极致。

    改好后,用扫描全能王把稿子发给编辑,接下来就是等消息了。

    过了几天,编辑给我反馈,我的试编通过了,给我的价格是39元/千字。

    编辑还告诉我,对于第一次合作的编辑,她们从未开出这么高的价钱。

    最后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嗤之以鼻:这也太水了吧,四级不过的人,都敢做外版书的编辑了吗?

    但我觉得,一来编辑不是翻译,编辑拿到的稿子都是已经翻译好的,外版书是对编辑的外语能力有要求,但也没高上天去;

    二来四六级是针对大学生的考试,没过四六级只能说明我大学时的不学无术,但不能决定我的未来。

    我相信任何时候,人生都可以重新开始。

    而编辑这一行当,跟健身一样,是天道酬勤的,它会见证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他日终成富婆,建设美丽中国”。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

    二、40岁北京中产卖房移民,在国外做电工一小时赚400

    去国外做蓝领,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选择。这意味着远离内卷,变得松弛,但同时,也丢掉了自己奋斗多年的履历,一切从零开始。

    我们找了几位出海打工的人,他们为什么愿意放下原有的积累?如何开启一段新生活?价值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文 | 徐晴 月弥

    编辑 | 金匝

    姓名:张彦斌

    年龄:70后

    住址:塔斯马尼亚岛

    职业:电工

    “来了塔斯马尼亚岛,我也没有摆脱中年危机”

    我是山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工作,先是在媒体工作了十几年,后来去了互联网大厂,成为一名中层。但现在,我在塔斯马尼亚岛,当一名电工。

    有出去的想法,是在2017年。在那之前,我在北京东五环外住着一套大房子,孩子不到3岁,过上了曾经想象中的那种“中产”生活。直到孩子快上幼儿园——“中产”幻想被打破。

    考虑到孩子要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我们把大房子置换成一套老破小学区房。那个房子老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住在一层,白天不开灯的话,屋里漆黑,下水道也总是堵。我有时候在公司工作,会接到家人电话,说下水道又堵了,我就得回去处理。

    房子的面积太小了,小到它得“限额”,同时出现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不能大于3个。白天,我跟爱人分头上班,孩子的姥姥和保姆负责接送孩子去学校,晚上我跟爱人回来,姥姥和保姆各自回家。

    生活在国内,想完全脱离鸡娃的氛围很难,一到周末,小区的孩子们集体消失,都去上各种课外班。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我们也送他去上兴趣班,周六学游泳,周日学画画,我跟爱人的周末就是陪孩子上课。

    换房子对我们一家的生活影响太大了,时间久了,大家都很难受。我本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同时,我不希望孩子长大后经历更剧烈的竞争,用更多的努力换来没那么舒适的生活。所以也会想,之后到底要去哪里

    其实如果想过得更舒服,回老家也是一个选择,但我没有想过这个方案。我父母的想法是,你到北京已经顶天了,人不能倒着走,好不容易从山西老家出来,上大学、读研究生,为什么要回去呢?而我,从18岁离开家到后来40多岁,一直生活在北京,故乡已变成了需要探亲时才回去、“陌生”的地方。我甚至不太熟悉回家的路,每年春节回去,我爸都会站在小区门口给我指路,生怕我找不到从哪里进小区。

    2016年,我去美国采访,认识一个外来的家庭,他们向我展示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让我也动了走出去的念头。这对夫妇十年前带着孩子来了加拿大,我发现跟他们聊的话题和跟国内的朋友完全不一样,孩子不是中心,也不涉及课外班、择校什么的。他们夫妇俩热爱旅游,非洲、北欧、南美都去遍了,已是旅游圈内有名的博主。同行的几天,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对我影响很大。于是,从2017年起,我和妻子开始准备走出来,寻找生活原本该有的意义。

    2019年4月,我们真的搬到了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这个地方离悉尼很远,就像澳大利亚的“海南岛”。第一次来,我们是以旅游者的心态,看什么都新鲜,真正居住之后,还是得面对更日常,也更现实的问题,比如孩子在什么地方上学,一家子在哪里住,这个地方的生活水平和房租怎么样,我们要靠什么赚钱。

    当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功课,澳大利亚的政策是,不管是租是买,只要有住房合同,就可以在那个学区上学。我们看了这里学校的排名,在排名靠前学校的学区里租了房子。

    刚到这里的半年,房租是一个月1.3万人民币,家庭支出也不少,钱只出不进。父母还时不时催我,不能坐吃山空。我嘴上说不急,但内心其实很焦虑。

    我爱人在国内是旅游行业的,我们在安顿下来后开了个旅游公司,做个性化定制游。但刚做成了几单后就发生疫情了。我们还买了一个小农场,种红树莓,但也没挣到什么钱。我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什么。我一直对电工很感兴趣,之前装修房子,电路是我跟装修师傅一起搞定的,在澳大利亚,这个工作强度也不算大,符合我的期望。

    澳大利亚有很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通过技能培训拿到证书,就可以做相应的工作,规则划分得很细致,很专业。我报名了本地的一个电工课程,花了大概1200元人民币,拿到了一个证书,凭借这个证书,我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连接设备、安装监控、烟雾报警器等等,如果想做更复杂的工作,就得找一个师傅,做4年电工学徒,拿到电工证。

    ▲ 为一位农场老人装过太阳能系统,诺大的农场里只有一个人、两条狗。老人享受孤独的办法是一边干活一边喝啤酒,整个屋子里一股酒味儿。图 / 受访者提供

    选择电工这个工作,直接的原因是赚得多。在澳大利亚,时薪最高的职业可能是医生、律师,一小时120澳元左右(约560元人民币),电工的时薪可以达到一小时80澳元(约370元人民币)。从2020年10月到现在,我做了好几个工作,除草工、油漆工、浴室厨房翻新,还跟着一个水管工干了几个月。

    在塔斯马尼亚岛生活,我感受到很多跟国内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这里的劳动真的不分贵贱,首先体现在它的报酬上,其次是其他人对待劳动者的态度。每次做完零活,房东都会走出来说很感谢你帮助了我,会请我或者其他工人喝咖啡。

    走在路上、坐在餐厅里,经常看见穿着工作服,满身是灰的工人,没有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的教育理念不像我们的父辈——自己是工人,希望孩子努力读书,不要再做工人。澳大利亚的老电工如果有多个孩子,必定会有一个孩子会当电工,他要把他的技能传给下一代。

    这里也并不内卷。租房的时候,我们想,既然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大家不是都跑到更好的学校附近居住了吗?实际上不是这样,家长并不太在意哪个学校最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可以到了高年级再努力学习,父母也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排在首位。我们认识一个邻居,因为工作变动,带着家人孩子从悉尼搬到塔斯马尼亚岛,就相当于从北京搬到了海南生活,他们也觉得十分正常。

    相比工作,这里的人们更爱生活,工作日是工作日,节假日就彻底脱离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出游。他们不怎么喜欢即时沟通App,有事用邮件联络,没人要求你立刻回复。人都很平和,在塔斯马尼亚,即便堵车时也没有人按喇叭。

    但在这里生活,也有不适应的那一面。塔斯马尼亚岛的面积是海南的两倍,人不到海南的十分之一,华人没有那么多,时间久了,有一种荒凉的感觉。这里也没有国内那么方便,点个外卖30分钟能送到家里,网上买个东西,过几天自动出现在家门口,这在澳大利亚不现实。刚过来的时候,我们订了一些家具,之后分了好几批,用了两个月才全部送到。生活节奏慢,办事效率就低,第一次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学校通知了我一个日期,我们那天到了,对方才说日期不对,还得过几天,我们只能把孩子带回家。都得有个适应的过程,慢慢才接受。

    工作上也会有一些落差。到了国外,从前的履历都清零,我不再是一个大公司的中层,也不再是去了哪里都有人知道我的公司,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四十岁男性。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我们的旅游公司也没什么业务,感觉一下子空闲时间多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后面学了电工,才逐渐充实起来。

    再之后,我人生的40岁危机在塔斯马尼亚也出现了,我想做电工学徒,以后当持证电工,但没有人愿意雇我。二级电工证拿到后,两年时间里我投出去50多份简历,基本上是石沉大海。我大概知道原因,第一,我是华人,一看我的名字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另外,我还是一个40多岁的求职者。澳大利亚学徒制规定,付给年长工人的时薪要比年轻工人的时薪高。人家为什么要多付钱给一个外国人呢,直接找年轻人了。直到今年8月,一家墨尔本的华人电工公司来塔斯马尼亚发展业务,我才找到了师父。

    在教育这个层面,我和爱人仍然在“卷”。在澳洲,最卷的都是华人家庭。孩子周一、周六要学中文,还要学游泳、画画、足球,一周里,他的free time只有一到两次——我们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因为换了环境而完全改变。

    总体来说,移民做蓝领,是一件有利有弊的事情。对我来说,我获得了想要的自由,更多属于自己和家庭的时间,足以支撑生活的收入,所以可以接受。

    前些天,我带着孩子开车十分钟去海边玩,他在玩沙子、堆城堡,我在旁边钓鱼、看风景,那个时刻,我觉得自己没有目的,没有想要做任何功利的事情,只是在度过一段安心的时光。那样的时刻,让我觉得很放松、很自由。

    ▲ 塔斯马尼亚的小镇,一般十几分钟就能逛完,但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小镇的人比城里的更友善,走一路打一路招呼。图 / 受访者提供

    姓名:苹果

    年龄:26岁

    地点:德国

    职业:建筑工人

    “母亲倾尽所有,送我去德国做农民工”

    4年前,公司老总一句“你们过来吧”,我就来了德国。当时我是参加我们公司的视频面试,没想到是CEO亲自来了,他见到我不到一分钟,就把这事定了。

    我在国内是专科毕业,学的是建筑工程技术,家境也普通,母亲是公交司机,父亲在去世前是货车司机,所以我去德国打工,相当于也是做农民工吧。

    出国前,我做过大半年的施工员,算是工地上的小管理层,要指挥工人施工、放样,测量这些工人不太懂的,也需要我们来做。当时刚毕业,什么都不懂,就觉得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遇到赶工期,我那一两个月几乎是24小时都在工地,只有早上交班的时候才能抽空眯一会儿。我觉得挣表现分很重要,不能让人看到我在偷懒。

    后来到了德国,“卷”的惯性还是被我带到了这里。刚去的时候我经常很惊讶:“啊?这样就下班了吗?我继续干,我是卷王。”旁边的同事就提醒我,休息时间,我们不工作。当时我不是很理解,后来才慢慢明白,他们知道每个人能干多少活,不会要求你超负荷去完成。

    在国内,我负责指挥工人,但是来德国之后,我也要负责实干,体力劳动还是挺累的,每天在户外风吹日晒。最开始,我也有些落差,但后来发现,这边所有人都要参与一线施工,我的领导也在和我一起干。

    德国有规定,低于气温5度是不施工的,夏天高温也会停工,我是重庆人,欧洲的高温天气,对我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但对德国人来说,他们根本就受不了。我的德国同事们只要超过了38度,就在那儿说要溜了,午饭还没吃,就全都回家了。

    ▲ 休息时间同事们会坐在一起聊天。图 / 受访者提供

    这边的蓝领,都是干一辈子的,我的同事们,他们都互相认识了三四十年,还会拿以前的照片给我看:“你看他那个时候还有很多头发,现在已经成了光头。”

    我认识几个开货车的老头,一把年纪了,也还在开大货车,那么高的车,他们三两下就爬上去了。我问他多大了,才知道老人家已经73岁了。他说没有办法,这边已经没有人来开这货车了,他本来67岁就要退休,公司又把他返聘回来。

    德国同事们虽然不卷,但是真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我个人很讨厌极端通勤,一天来回的通勤时间一旦超过了一个半小时,我就会觉得过得很抑郁。但我的德国同事们很多住在乡下,甚至是另一个城市的乡下,每天上班需要开车130公里,来回就是两百多公里,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其实,家人把我送到德国挺不容易,我母亲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当时我只是提了一嘴想出去看看,她就拉着我说:“你要出去的话我支持你,一定把你送出去。”

    我这份工作的语言要求是需要过德语B1,所以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习语言和准备签证,其他的都是中介负责解决。出国前的花费,不包括生活费的话,大概是十一二万,我的家庭条件不太好,虽然和亲戚们借了些钱,但还是不太够,我就找到中介说家里没这么多钱,问他们能不能通融一下,让我分期付款,最后是一点一点地还给他们的。

    虽然自称是“农民工”,不过我也转变了一些观念,蓝领的工资在德国算是中等偏上的,我的时薪是25欧元,每星期的工作时间是40小时,周一到周四工作8.5个小时,周五工作6个小时,算下来月薪差不多是3万元人民币左右。每年还有30天的假期,前阵子有国内朋友问我,30天包括周末和法定假期吗,我还愣了一下,周末和法定假期不工作不是应该的吗?

    后来这四年,我没有再花家里一分钱,哪怕是实习工资比较低的时候,也紧巴巴地过来了。2018年冬天,我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奖金,150欧,重庆的冬天基本上不下雪,所以我也没有太厚的冬装,在德国,我用这一百多块去买了几件衣服,就把那个冬天度过去了。虽然现在我的工资比做学徒时高了,但是生活成本也变高了,燃气上涨了6倍,前阵子我刚收到房租涨价到700欧的信,还补缴了1000欧的燃气费,存了一年的钱,全交出去了。

    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去到完全陌生的国家重新开始人生,其实挺难的。和德国人接触时,我能从他们的表情和语气里看出来,他们尊重你,但只有掌握当地的方言和口音,和他们的思维模式同频,他们才会真正认同你是自己人。

    我的语言天赋很一般,不熟悉他们的方言和词汇,在工地上待到第四个月,工作上的沟通我基本是能听懂了,但要说更进一步的理解或触及灵魂的交流,就比较难了,所以我大部分时间只和中国人玩,女朋友也是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中国留学生。

    德国是欧洲的时尚荒漠,也是美食荒漠。本地人饮食很单一,德国人常吃的主食面包大列巴一欧一个,便宜是便宜,但是中国人常年吃肯定不习惯。这里的中餐馆都是家族传承,我吃过一次,吃了一口我就眉头紧皱,赶紧扒两口饭吃饱了走人。我参加过厨师培训,都是自己做中餐,还学会了自己和面包饺子,以前不常做的烤鱼和麻辣香锅也变得很拿手了。

    不过,因为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也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有次一个德国朋友结婚,把我们几个叫到超市去,他说“我今天结婚了,我付钱”,我们一个人拿了一瓶啤酒,然后大家一起碰了个杯。一瓶啤酒一块钱不到,就算把婚结了。

    还记得刚来德国的第一年,因为还是学徒,假期不能累计到下一年,不休的话就浪费了,我就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当时工地特别缺人,我工地上的领导说:“你请假了我从哪找人去?”我当时立马认真地说,那我也可以不请假,这么缺人的话,我继续工作没问题的。结果没想到他让我回去好好休息,就算再缺人,休假也是我的正当权利。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领导应该只是在和我开玩笑,而我也终于过上了有上下班界线、不用想尽办法挣表现分的生活,我也慢慢意识到,没有必要那么那么地节省了,还趁着假期去了一趟意大利,从慕尼黑穿过阿尔卑斯山,到威尼斯玩了一圈。可以用自己挣来的钱享受生活,真好。

    ▲ 穿过阿尔卑斯山时,大雪封路,在路边一家餐厅望着壁炉里面燃烧的木头发呆了好久。图 / 受访者提供

    姓名:羊迪

    年龄:90后

    地点:澳大利亚

    职业:打零工

    “我在澳大利亚摘草莓,月入两万”

    2015年,我大学毕业,学的专业叫做动物医学,但是我很恐惧外科手术,做不了医生,只能跨专业,去了一家地产公司做管培生,实际上就是做销售,卖房子。

    我在地产公司工作了一年,那时市场行情很好,很赚钱,也很累。一个月上30天班,休一天,晚上 10 点下班,有时候也会通宵。压力很大,大家都背着业绩,一到月初,一睁眼就有2000万的任务要完成。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领导们会对着我们喊:“同志们早上好。”我们也喊:“好,很好,非常好。”大家不断加班,天天去打电话,一天打几百个,即便下午6点就可以下班,但如果没有卖出去房子,也不敢走。

    那份工作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工作和生活是不可能平衡的,工作会跨过它的边界渗透进生活。比如每次开盘之后要清盘的时候,我的微信和朋友圈就不属于我自己了,我要把头像换成公司的logo,跟同事一起齐刷刷地发推广朋友圈。微信群里,领导说谁卖出了一套房,我们所有人都要发三个大拇指,三连击刷屏。

    我的时间被工作占满,每天一睁眼就是工作,睡觉的时间也在工作,梦里都在想着工作的事情。我在北京那么长时间,没有跟我的朋友同学吃过一顿饭,因为他们总是找不到我。我永远都在工作的位置,偌大的北京城我从来没有逛过。

    那份工作让我赚到了一些钱,但赚得越多越迷茫。我当时的领导是一个女强人,年入百万,大概30来岁,还没有结婚,常年加班,没有任何的生活。我并不想沿着她的轨迹,继续成为她。

    我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就辞职了,然后给自己留了一段时间,去外面走走,看看,放松下心情,思考一下人生。2016年年底的时候,我申请了打工度假签证,去了澳大利亚。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大家都管澳大利亚叫打工度假天堂,最低时薪差不多是15澳元,相当于70多元人民币,性价比非常高。

    我在一个背包客网站上找到了两份零工。其中一个雇主是一个台湾女生和她爱人,他们做酒店开荒的工作,比如建好一个楼,她找人去做打扫,1 小时15澳元。另一份零工是在农场摘草莓,雇主也是个台湾人,摘一篮子草莓5澳元,合人民币25块钱,我一小时可以摘3篮子。

    不管是做清洁工还是摘草莓,我都觉得很轻松,之前卖房子的时候,劳心劳力劳身体,做这些零活,完全只是单纯的重复的机械性,反而轻松了。

    在这两份零工里,我感觉到国内和国外工作环境的不同。这里的人们对劳动者更尊重。在地产公司时,客户会把我当成一个工具,经常打断我说话,了解他们想要的。看完房之后跟我承诺要买,回去之后立即把我拉黑的事情经常发生。还有一对夫妻交了定金又反悔,不想买了,他们没有找我沟通,直接打投诉电话,让我把定金退回去。

    但在澳大利亚,我的雇主都对我很好,摘草莓的时候,整个农场大概六七十人,只有我一个是从中国大陆来的,我很孤独,干活速度又慢,别人10分钟能摘一筐,我得20分钟。一个中国台湾人主动来跟我聊天,跟我讲他接下来的计划,有哪些梦想和想法,还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主动帮我摘草莓,摘完之后放到我的筐里。

    我当时也在打工换宿,在一个家庭里住了大概两个月,帮忙做做家务就可以免费住。这家人的女主人叫卡洛琳,她会邀请我跟她的家人一起过圣诞节和感恩节。他们也很相信我,有段时间,他们一家要出去玩大概一周左右,直接把钥匙给我,让我一个人帮他们看家。

    ▲ 打工换宿的男主人的儿子从海里抓上来的野生龙虾,煮熟了大家一起吃。图 / 受访者提供

    澳大利亚没有加班的习惯,时间运行地非常准确,说是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超出5分钟都必须要给加班费。工作和生活有很明确的界限,澳大利亚人常常一周里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工作。卡洛琳家族里有一个地质学家,一年出差工作两三个月,结束之后就回来陪伴家人,这种工作模式在澳大利亚很常见。新朋友在互相介绍时也不会说自己的工作是什么,而是说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去过哪个国家,以一个人的角度去介绍自己。

    被这样的气息感染,我也放松下来,有很长的时间骑着自行车环岛,还去了当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看一看,开始在不打零工的时间里享受生活。

    离开澳大利亚之前,我的一个雇主邀请我正式留在那里工作,这样就可以拿到工作签证,持有5年工作签证,就可以申请永居。他给我抛了橄榄枝,但是我没有接受,因为心里还是不太平衡,我读了那么多年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在北京工作,你现在让跟着你做一辈子清洁工,我怎么会愿意呢?

    在澳大利亚,初代移民都很苦,他们在国内的教育经历是不被认可的,985毕业生,像我一样摘草莓或者是做清洁工的,也不少见。那些出去了过得还不错的,大多有国外的学历。

    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很难融入澳大利亚的文化。那里最大的节日是圣诞节,但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感恩节的第二天,卡洛琳家里举办家族聚会,吃盛大的晚餐,大家拿着一杯酒跟亲朋好友聊天,虽然是他们很愿意跟我聊天,但我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融入不进去。

    澳大利亚还有这样一个说法,“好山好水好寂寞”。整个社会很扁平,很单纯,历史又非常短,千城一面,每个城市的样子都差不多,没有像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每个城市、村镇都很独特。

    打工旅行了4个月,赚了大概几万块钱之后,我就回国了。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的思考,我很清楚,我不想做从前那样的工作,不想被同化成一个岗位上精致的一个螺丝钉,于是做了自由职业者。

    最近一两年,好像很多人都想出去,我觉得可能要想好几个问题,比如家里人老了之后怎么办。我们的父母别说是出国了,连离开自己的城市都不愿意。我现在定居南宁,让他们来看看我的新房子,他们死活也不愿意,就觉得我老家——大连旅顺口是全世界最好的地方。

    ▲ 澳洲的路边随时都可能偶遇袋鼠。图 / 受访者提供

    姓名:小智

    年龄:90后

    地点:日本

    职业:中介

    “已经很少有中国人愿意来日本打工了”

    我是2008年来日本留学的,毕业之后做了很多份工作,现在在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主要的工作是帮各个国家的人在日本寻找工作,然后我们抽成作为中介费。

    根据我的观察,从国内来日本工作的人,主要分三个时间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2012年之前。日本对于技术非常严谨,像普通工厂里的机床工人这样的蓝领,收入非常高,地位不亚于公司管理层,这类工作不会让外国人去做。所以,那时候来日本的中国人主要是做体力工作,比如在农场摘菜,在水产公司卸货,给建筑公司刷墙、搬砖等等。

    来日本留学的人也很难找工作。像我自己,我打的第一份工是在物流中心搬货卸货,650日元一小时,去应聘的人很多,需要懂日语,体力也得好。但我那时刚来,不会说几句日语,每次打电话想预约去面试,人家都会质疑、拒绝我。但是我没办法,不打工就没钱吃饭,拒绝我了我也去,只要放学,我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到那里,连续去了一个星期,负责人实在没办法,就录用我了。可见,那时候找工作困难到这种程度。

    不过以当年国内的收入水平来看,报酬还是很可观的。我们公司旗下的一个客户,主营业务是做房子的外墙涂装,需要登高,上脚手架,他们给工人的报酬可以达到20万日元一个月,差不多一万多人民币。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很高,那几年,从广西、四川来日本做这样工作的人比较多。

    2012年,安倍上台是个分水岭,他推行安倍经济,各个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得特别快,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日本,产生了非常多免税店导购的岗位,所以新来的留学生可以很容易找到工作,来日本打工的人,也有非常多年轻人。有了这样的岗位,那些体力工作就没人愿意干了,我们公司的一个客户,经常满脸愁容过来找我们,说招不到工人。

    到了2018年左右,日本的互联网行业非常需要人才,吸引了很多国内来的码农。我认识一个码农大哥,在国内的时候是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技术骨干,但不属于管理层,一个月两三万工资。但他来日本之后,一个月薪酬接近二百万日元,大概12万人民币。他说基本上是同样的工作内容,同样的工作强度。我有个亲戚,在国内是一个月6000元人民币的码农,来了日本,收入也可以翻两倍。

    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他们签的是短期合同,比如说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上架之后,这活就干完了,就像是雇了几个人来盖房子,房子盖完以后,工作就结束了。如果能找到下一个项目,还可以继续工作,找不到下一个,也得回国了。

    2018年,我自己也去做了码农,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但毕业太久了,全忘了,回国补习了半年,又来到东京,进了东软旗下的一家公司,每个月的薪水大概4万人民币。我其实是个“假码农”,当时只做维护的工作,说白了就是翻译,因为国内有对应的项目组在干真正的技术工作。真码农都是从国内来的,如果语言又不好,他们被分配的就都是苦活、累活。在日本,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工作,纯粹是打工赚钱,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这股来日本打工的潮流,在疫情爆发之后基本停滞了。一是进出不方便,另外,日本的经济也没有像从前那么好了,汇率变低。2013年,大概1万日元可以换830块钱人民币,到今年,1万日元只能换500人民币。单纯的体力劳动,好一点的到手20万日元,只有大约一万人民币,更普遍的是到手15万日元,还不到一万人民币。这个薪资水平,在国内送外卖、跑滴滴也是可以的。

    码农来得也少了,因为那些大公司也发觉经济形势不好,原本今年要开发的项目,可以往后推一推,过段时间再看一看。日本的生活成本也慢慢涨了上来,物价很高,每个日本家庭的基本生活成本,会比以前要多出1000元人民币左右。

    现在来的比较多的,是越南、缅甸这些东南亚国家的人,来日本打工的中国人,已经很少见了。

    ▲ 图 / 日剧《铁之岛》剧照

    三、这工作包吃包喝包抽烟,不累还多金北京警方:没错,还会坐牢

    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在对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所开户的涉案银行卡梳理中发现,其中有涉案卡在昌平区天通苑附近的一家银行被频繁取款。在刑侦总队的指导下,昌平刑侦支队牵动天通苑南派出所成立专案组开展线索侦查研判工作,侦查员发现,取款的是一名年轻男子。

    这名取钱男子每次都戴着口罩,取完钱后匆匆离开银行。侦查员发现,这名男子取钱后往往会把钱交给两名同伙,这两人一人是卡主,另一名是组织者。确定三个人的身份信息后,侦查员分别实施了抓捕。

    抓捕当天,负责取款的“车手”葛某正在一处核酸采样点兼职信息采集,面对突然找上门的刑警,葛某有点懵。葛某今年24岁,一直没有正经工作,靠在网上找兼职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工友魏某某说,有一份兼职包吃包喝包抽烟,不受累还能赚钱,只需要每天去银行取款。被抓获时,葛某共取款十余次,共计15万余元,其中葛某获利近千元。而实际上,这些钱都是骗子在6起电信诈骗中得来的赃款。

    葛某到案的同时,他的两名同伙也先后落网。目前,魏某某、葛某等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昌平警方刑事拘留。

    来源: 法治进行时

    声明:本号转载稿件仅供交流学习,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晚上兼职的都有哪些工作的内容,更多关于北京晚上兼职的都有哪些工作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