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如何快速弄到20万,如何快速弄到20万块钱

如何快速弄到20万,如何快速弄到20万块钱

内容导航:

  • 20个小习惯,让小沐大学期间不仅没有和家里要过钱,还攒了5万
  • 如何跟随从23万赚到13亿的股神cis成为右侧交易高手
  • 8年帮助20万残障人士圆梦旅行,她是怎么做到的
  • 一、20个小习惯,让小沐大学期间不仅没有和家里要过钱,还攒了5万

    可能是骨子里的穷病,让小沐感觉每一分钱都是来之不易的,从小心理就有了攒钱的习惯!

    虽然那会对存钱,或者是对钱的概念是很小的。但是小沐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周末去做兼职,赚取自己的零花钱!

    这样的习惯延续到了大学!也是到了大学才知道钱的重要性,才知道想要的太多!那么就一定要有规划,并且付出行动,只有言行一致,才有可能成功!

    自食其力

    小沐自述,真实经历!

    小沐大学没有和家里要过一次钱,而且每个月还有3000多的生活开支,毕业之后,还有好几万的存款!

    小沐的的大学学费,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样的贷款是没有任何的费用的,而且是到毕业之后才需要还,所以小沐每年都去贷款了!那么只需要解决正常的生活开支就可以了!

    再上大学之前,小沐已经有了高中兼职攒下的一些经济基础,那么去了学校第一步就是找兼职!

    去附近的快递驿站,超市,食堂,饭店,厂子,都是很容易找到的,没有课的时候都是可以去兼职的!

    那么第一个学期就是比较的困难!第一个学期放假之后,也是去跟着劳务派遣,去打工!也顺便可以游玩,当时我是在石家庄,那会要南方打工,去江苏,和朋友一块去的。一个假期并没有赚到很多的钱,但是也是整个假期都是在打工,直到开学的前两天,还没有休息。然后直接去的学校!

    这个假期看打工,看到了很多的险恶,也明白了打共也许赚不了很多的钱!

    开学之后小沐也开始去联系劳务公司,和他们谈抽成,每次可以联系到多少做兼职的人,我要抽多少。然后开启了小沐的第一桶金。

    从此生活费就没有愁过!

    后来又发现了带货,当时的带货和现在不一样,那会是是发优惠券,小沐也是发现了商机,因为自己是班长,并且也加入了学生会,整合资源都是很快的,后来靠优惠券也是有了一些小的收入!

    真正赚钱的时候是再次放假,继续做劳务派遣,就这样周而复始,大学完全实现了独立自主!

    但是光赚钱是不够的,也要会理财,攒钱!

    最开始的理财很简单,就是货币基金,大家所熟悉的,余额啥的,类似这样的,当时是2%到3%左右,收益还是不错的!

    后来出现了花呗,可以提前消费了,小沐就发现了有固定的理财,正好一个月对着一个月,那么每个月都把钱去买了固定的理财,去用花呗,每个月出来正好还了!

    后来接触的更多的了。就接触到了,超越债券的基金,股票型基金,一天涨跌幅足以债券一年的收益了!刚开始必然是不懂的,那么只能去学习!

    看书,看课程,小沐的观念里面,只要还有机会,只要自己肯学,肯去争取,那么结果或许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一定是要尽力而为之!

    就一直延续至今,小沐直到现在为主,每天都要去学习!

    40个习惯

    节约方面

    1.在自己能力内进行消费必需品。

    2.小沐从来不会无效购物,比如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即使非常的优惠,直接不看。

    3.不盲目跟风,小沐大学那会很多人都喜欢游戏充值,但是游戏只是娱乐,小沐是不会去充值的。

    4.出行要节约,不需要打车的时候,都是公车。

    5.避免没必要的聚会。

    6.健身在户外也可以,在家里也可以,没有必要办健身卡。

    7.减少网上各种会员支出。

    8.不要为了凑一些满减,优惠,去超额消费。

    9.出去旅游,提前准备好必须用品!景区物价高,很正常。

    10.季度衣服,一季度4套左右。干净整洁得体就好。

    赚钱方面

    1.不放过生活中任何的机会。

    2.每天学习,无论学习什么,自己从业什么工作,就去深挖。小沐毕业后做的室内设计,也获得了一些奖项!
    3.定期存钱,这个是必须要有的,不能月光,就小沐大学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每个月必须存入多少多少,非特殊情况,是不会动的。

    4.平常节约攒钱不是扣,必须用品是会消费的,反之要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考虑好之后在进行消费。(能力范围之内)。

    5.改变思维,很多的女生觉的现在就是享受的时候,赚钱现在不享受,难道等老了吗?

    小沐认为这句话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万一出现特殊情况,那么没有存款是非常的难受的。

    6.想办法增加副业,小沐高中时候就能找到副业,去赚钱零花钱,那么我相信大家也是可以的!
    7.钱生钱,这么的话可以先从保守的投资慢慢开始学,从刚开始的债券基金,也是可以的,适合所有小白。

    8.投资更高阶段的基金,小沐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把握好节奏,最终都是赚钱的。

    9.切记,没必要的钱,不要外借,真实经历!

    10.讲了这么多,还觉的“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这些话,那么是无药可救了。

    钱也要赚,但是也要合理规划,首先要审视自我。

    总结

    如果还没有赚钱的欲望,没有攒钱的习惯,那么可能是现在的压力不够大,经历过就懂了!或者看完小沐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头条群星10月榜

    二、如何跟随从23万赚到13亿的股神cis成为右侧交易高手

    本人理财多年,近一年财经博主的经验,以后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成长!每个交易日靠近收盘前30会有操作帖分享和交流。

    著名的投资家威廉·江恩认为:一位成功的律师、医生、工程师和专业人士,在开始挣钱之前,都需要花上2-5年获更长的时间来学习,为今后的从业做准备。投资者当然也不例外。那些仅凭猜想、提示、传言、报刊评论,以及所谓的“内幕消息”来进行交易的投机商和投资者,要想获得成功,其机会是渺茫的。如果他们不以科学知识和供求关系为基础,并精心制定计划,就一定会蒙受损失。可是具体应该如何做呢?答案就是你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请记住,“知识就是力量”。

    我的右侧交易法

    今天介绍我的操作方法,向朋友友们解释一下我是如何操作的?为什么我的操作总是和大部分人完全相反?

    当前主要有两种交易法:一种叫左侧交易,一种叫右侧交易。通俗点说,左侧交易的原则是低吸高抛,右侧交易的原则是追涨杀跌。

    所谓左侧交易,一般是指在股市/个股走势出现明显拐点之前进行交易,也称低吸高抛,逆势而为。左侧交易强调在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时,开始提前买进抄底,以换取未来较大的反弹空间而获利。很多知名的投资大师都是左侧交易的代表,比如沃伦·巴菲特等。左侧交易的最大好处就是买入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价格出现转折后获利空间大,因此比较适合中长线的大规模资金操作。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股价底部的不确定性,一旦判断失误,投资者就容易面临越买越套的被动局面。

    相比之下,右侧交易看起来似乎更加易于掌握。简单来说,右侧交易就是在股市出现拐点之后再进行交易,即在见底回升后买入,在达到顶部回落后卖出。

    最著名日本股神cis右侧交易法的推崇者,上周我已经介绍过:日本年轻股神cis从23万赚到13亿的“追涨杀跌”的制胜逻辑

    还有著名投资人威廉·江恩。江恩认为:不要逆势而为。要想挣大钱,就要先判断走势,然后跟进。只有顺势而动而不是逆势而为才能赚取更大的财富。

    右侧交易的成本可能更高一些、潜在获利空间更小,但由于股市上涨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因此相比左侧买入的获利概率更大,被套的风险更小。对于很多散户而言,如果没有太大的把握,右侧交易可能是更理智的选择。总的来说,右侧交易法的要点就是顺势交易,跟着趋势来。尽量回避不确定的走势,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在股市出现估值偏低时,不要想着买入一个最低价,而频繁地去预测市场底部抄底;而应该在底部形成后,再用次低的价格买入股票一路持有,待价而沽。

    本人从开始投资的三年多,此前基本都是用的左侧交易。从一开始的盲目,到慢慢有经验,最后找出规律,虽然也犯很多错误,但2021年依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年收益23%。当时我不是大V,每个交易日只在收盘前花半小时就能做出决定,20多万元本钱,平均每月收益5千元以上,相当于赚得一份普通工作的薪水。本以为自己有足够的经验,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且不断超越。

    但是,2022年左侧交易不断被鞭打,2022年是个罕见的多重利空市场,港股、中概互联、医疗...跌幅都超过50%。用惯常左侧交易,不断抄底不断亏损,不知道底在哪儿?而且不会止损,最终巨额亏损被套牢。因此,我最近决定尝试右侧交易。我认为右侧交易高手收益不会差,因为获得收益快,通常数周就可以获得较大收益。而且不至于太大亏损,不会巨额资金被套牢。比如,cis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获得巨额收益的时间远远短于巴菲特。

    因此这几个月本人开始尝试,一开始,失败例子比较多,主要是没有信心,不够果断。思想上完全接受右侧交易的追涨杀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经过不断在失败中累计经验,最近已经初见成效。如今可以正视犯错误,股市就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因此更为大胆坚决。

    市场上,大部分基金投资者都是左侧交易者,因此,我的右侧交易基本和他们完全相反。每天基金加仓和减仓记录中前十名,我经常完全相反,他们卖出我买进,他们买进我卖出。因为股市中只有少数人可以盈利,所以当我和大部分人方向相反时,反而觉得不是件坏事。

    下面11月部分右侧交易的部分收益图。

    当然,我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更多经验,但是我有信心。此前能用两年完全掌握左侧交易,并且收益颇丰,那么我也有信心将右侧交易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希望此后和朋友们一起交流经验!一起理财致富!

    三、8年帮助20万残障人士圆梦旅行,她是怎么做到的

    友导读

    如果门外几乎无路可走,你还会出门远行吗?

    这不是虚幻的故事,这是我国8500万残障人士面对的现实困境。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无障碍环境的缺失让这一群体被隔绝于主流视野之外,走出家门看看世界是许多残障人士难以企及的梦想。同样有一群人正在为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努力。

    2022年10月,我国首批无障碍旅游行业标准《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指南》《无障碍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指南》获批立项,两项标准的制定背后,是友成第二届“猎鹰加速器”成员熊红霞,与她创办的“致汇圆梦”团队一起长达8年的探索。


    2018年,成都双遗马拉松公益赛中赛,圆梦无障碍跑团45名肢残轮椅跑者在助跑志愿者的陪伴下完成6公里赛程。

    你多久没有外出远游了?

    对于健全人而言,答案可能是三天、三个月、三年,但对于许多残障人士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许多年都难以企及的梦想。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的数据,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2022年10月,我国首批无障碍旅游行业标准《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指南》《无障碍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指南》获批立项,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主要起草。

    两项标准制定的背后,是一场长达数年的探索。

    四川省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会长熊红霞,八年来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游、就业和创业培训、残疾人康复,无障碍相关调研研究与行业建设和赋能,她和她创办的“致汇圆梦”团队伙伴一起组织完成了数百场“圆梦之旅”残疾人无障碍出游活动,帮助近20万残障人士走出家门。

    用8年时间,从看见需求到制定标准

    看见残障朋友“去旅行”的需求,始于2013年熊红霞的旅行社偶然承办的一次特殊的旅行活动。一群肢残朋友辗转找到熊红霞,希望可以定制一场去九寨沟的残疾人旅行团,得知对方找遍了大小旅行社都没有寻到合适的项目,熊红霞决定帮助他们完成这个愿望。

    “吃、住、行、游、购、娱”,旅行中对于健全人来说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事,在残障朋友的眼中却处处充满危险与障碍。由于当时景区的无障碍设施不足,一段十几分钟的路程对参与活动的近300个残友来说却需要一个小时,很多路段靠轮椅无法通行,需要志愿者用背、抱、抬的方式才能通过。尽管如此,参与活动的残友们依然兴奋不已。

    在残障群体的圈子里,消息总是传递得特别快,这之后来自各地的残障朋友纷纷联系熊红霞,希望能圆一个出行梦。一位视障朋友开玩笑说:“熊总,你把那些跛子都弄出去耍咯,没说把我们这种瞎子、瓜娃子、聋子、憨子也弄出来玩一哈。”残友们的热情和无奈触动了她,再次举办了许多场活动后,考虑到无障碍旅游在国内的空缺,熊红霞决定将自己的旅游公司转型为专注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的公司。

    残友们在布达拉宫

    2015年,熊红霞和四川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无障碍旅游研究与发展中心,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无障碍旅游学术专著《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入华史及其发展》,正在整理编辑《残障人士无障碍旅游服务标准与研究》。

    也是在这一年,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此后这支团队于2017年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无障碍出行指引书籍《成都无障碍手册》,推动了成都及周边23个景区、地铁、机场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使200余万人直接受益。而持续开展的“圆梦之旅”无障碍出游活动,已经带领残障朋友踏足了30多个区域目的地,开发50多条无障碍旅游线路,服务超过20万人。

    经过8年探索,团队发现,尽管近年来国内无障碍旅游的法律法规、基础配套设施、服务都有了较大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对于无障碍旅游服务和产品的开发热情更高。但对于以旅行社为主体的服务提供方来说,无障碍旅游线路和产品客观上开发难度大,市场培育周期长,产品服务环节较健全人旅游产品要求高,系统控制与反馈要求也高。

    尽管如北京、四川、浙江杭州等众多省市已经建立起无障碍相关的地方、行业标准,解决了“点”的问题,却达不到“线”的连贯。标准缺失,无障碍旅游服务产品缺乏,旅游环境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相关服务缺少标准化规范和引导等依然制约着无障碍旅游市场发展。

    系统化的标准体系建设仍是一片亟需拓展的空白。

    通过软环境的改善,弥补硬件设施的不足

    “无障碍旅游”是指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等减少或消除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及认知障碍,使其能够独立自主、有尊严地融入社会生活、参与旅游活动。因此,“无障碍旅游”并非局限解决残障人士的困境,本质上是面向所有人群友好的服务。

    事实上,两项无障碍旅游新标准的制定,仅仅是编订团队未来“百里之行”的第一步。

    围绕无障碍旅游行业建设涉及的痛点问题,熊红霞与团队梳理出一套标准体系,其中包含“通用基础”“无障碍旅游产品实现/服务提供”“管理与保障”三大类,包括8项现行国家标准、4项现行行业标准以及约23个建议制定的新标准。目前已经立项的《无障碍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指南》《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指南》分别被认为是建议标准中最具优先级的第一、第二项。

    “人”的问题被看作是最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无障碍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指南》提出了无障碍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效果评价和改进的指导框架。

    “我们现在有很多针对健全人服务的旅行社,但是针对无障碍需求人群的旅游服务没有做起来,首先是由于很多旅行社出于成本和技术门槛,没有这种(无障碍旅游)产品。其次即便有旅行社想要发展这样的产品,如果没有掌握专业技术的从业人员也是无法落实的。”熊红霞说。

    熊红霞举例介绍,GB/T -2017《导游等级划分及评定》是中国现行导游职业国家标准,该标准将导游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并分别规定了各级导游的知识、能力要求。但该标准没有对无障碍旅游服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规定,因而仅靠一般的人才培育体系,无法满足开展无障碍旅行所需的专业人才供给。

    旅行社的计调(主要任务是安排旅游团队的用车,住宿,吃饭、门票、司机导游的安排,成本的核算,同行间的相互交接等等。)、导游;入住酒店的服务人员;无障碍旅游车司机;景区的服务人员……不同于面向健全人提供旅游服务,无障碍旅游中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需要掌握残障人士照护的相关知识。

    每4位轮椅游客需要配备至少2名具备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遇到缺乏无障碍设施的路段需多位志愿者一起抬着通过

    实践中,面对肢体残障、言语残障、视力残障、心理残障、精神残障等不同群体,服务需求和技能要求都不尽相同。

    对于肢体障碍者,各环节的服务人员必须了解轮椅等出行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无障碍环境的使用:“肢体残疾可能有上肢残、下肢残、小儿麻痹症、截瘫,仅仅这一类的服务对象都不一样,拄拐的该怎么扶?推轮椅的该怎么推?都需要有相应的标准”;而对于视障者而言,除了帮助旅行者安全行路,引导者也需要具备用语言为对方描述美景的能力;听障群体出游需要配备手语讲解;带领精神障碍者出行,则需要具备必要的照护知识,叮嘱其按时吃药,关注团员的居住安全:“带领精神障碍旅行者住宿时窗户必须锁紧,同时门一定不能反锁。”;面对智力障碍者,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同:“我们说智力障碍者是最纯净的宝宝,哪怕是50岁我们都叫做宝宝,就是因为他的智力水平可能依然在5岁、6岁,带他们出游有点像跟小孩子一样,会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他了解。”

    志愿者带领视障人士游览景区

    大量的细分需求,需要匹配专业的人才提供服务,熊红霞表示:“尽管我们拥有许多成型的课件,但只依靠我们一家机构的培训是很有限的,而确立标准就可以引导、带动更多行业主体参与其中。”

    “无障碍旅游”不是目的,终点是倡导“无障碍环境”的完善

    除了无障碍旅游人才的培育,线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也是无障碍旅游发展的关键痛点,熊红霞介绍:“无障碍旅游线路和产品客观上开发难度大,市场培育周期长,产品服务环节较普通人要求高,系统控制与反馈要求高。对于大多数旅游服务商来说,开发无障碍旅游项目比向健全人提供服务困难得多。”

    而目前,中国尚未制定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直接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仅在个别条款提及对特殊人群的便利服务的基本要求,尚未针对特殊群体围绕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或产品开发的制定标准。

    《无障碍旅游线路设计指南》提出了无障碍旅游路线设计原则,以及旅游目的地选择、无障碍旅游影响要素的考虑和控制、路线的编排和优化改进等方面的指导框架。

    “在无障碍环境缺失的情况下,我们面向残障朋友设计旅游线路和为健全人所设计的线路是完全不一样的。”熊红霞结合实例举例说明,“例如面向我们的盲人朋友,我们为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就要更倾向于有盲人导览设施的景点,比如去武侯祠,设置有专门的盲文;针对我们肢体障碍的朋友,他就必须能够选择能用轮椅走得过的路线,例如去峨眉山,可能我们抵达半山腰,或者到雷洞坪就可以(返回)了。”

    除了根据旅游者障碍的类别来设计不同的线路,无障碍旅游的设计还要根据旅游者的深层需要提供独特的产品。圆梦公益发起的“圆梦之旅”系列项目便设计有针对视障群体的“听海”,带领从未见过大海的视障人士用听觉感受风景;面向残障者家人提供的“喘息服务”,派专业照护者代替家人短期照顾残障人士,使其能够在繁重的照料中得到喘息和心灵疗愈;除此外,还有残疾人自驾行、相亲主题游、就业创业、家庭经营、亲子教育等等根据需求设计的旅游活动。

    根据“致汇圆梦”团队面向全国714位残疾人开展的一项无障碍旅游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若有机会出游,受访者在选择旅游景点时更偏向于自然风光美丽的景点,其次是历史古迹。同时旅游区域并不局限于国内某一特定范围——残障人士的旅游需求同样天马行空。

    熊红霞希望,通过标准的推动,打造一批无障碍旅游示范线路,促使无障碍“硬环境”和“软服务”改善。在无障碍硬件设施不足的现状下,通过提升行业服务者专业水平,改善软环境,弥补硬件设施的不足。

    首届无障碍旅游发展论坛

    2014年,熊红霞号召全国100多家旅游业同行成立了中国残疾人旅游同盟。而截至目前,圆梦公益团队在全国范围已经联合超过1000家旅行社开展无障碍旅游相关服务,但这一数量面对庞大的残障人士出游需求还远远不够。

    “无障碍旅游其实跟传统的旅游有点不一样,它突破了纯粹的观光,更多是为残障群体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交友、走出家门的一个平台。我们也希望通过‘无障碍旅游’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倡导和推动‘无障碍环境’的完善。

    全社会正确认识残障人士等社会群体,从内心接纳和认可他们,尊重其需求。从根本上而言,如果无障碍环境能够得到完善的话,残障朋友的出行、就业不存在问题了,旅游的需求自然也就不存在问题了。”熊红霞认为,针对无障碍旅游设立标准,最终目的是促成“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更进一步。

    把自己当成一根线,去连接社会的公共资源

    熊红霞所创办的圆梦助残公益品牌全称是“致汇圆梦”,她对其的解读是:“致力于汇集社会各界力量,用我们的智慧资源和我们的一技之长,来推动无障碍环境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自己当成一根线,去连接社会的公共资源,来帮助残障群体圆走出家门的梦想。”

    回顾涉足无障碍旅游以来的8年探索,熊红霞感受到,从最初的障碍重重,到如今与行业共同发展,“致汇圆梦”团队的公益之旅越来越顺利,“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反反复复的理论与实践的打磨,我们总结出了自己的模式和标准,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聚焦,一切社会资源、政策似乎都在涌向自己。”

    基于这个“圆梦”的愿景,四川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将“无障碍旅游”作为“无障碍体验”的一部分,通过建设试点项目形成可复制的样板方案,在“致汇圆梦”的推动下,已经完成了景点、酒店、机场、校园等地的上百处无障碍设施改造。

    “致汇圆梦”团队对接组织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除了样板项目的打造,“致汇圆梦”也致力于行业人才的培养,从参与无障碍旅行活动的2000余名志愿者,到具备无障碍旅游技能的计调、导游,再到无障碍督导员、规划师、培训讲师。“圆梦之旅”爱心联盟的服务网点已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在提供旅游服务同时进行无障碍宣导和培训,为全国2000多家的旅行社开展无障碍旅游培训工作。

    无障碍的宣传者培育也是其中关键一环,圆梦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具有新媒体影响力的残障人士,通过为其赋能,支持其宣传无障碍理念与知识,让更多公众了解无障碍的使用价值和它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影响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等使无障碍诉求更好地被“看见”。

    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实务之外,围绕无障碍相关的调研研究一直在进行。除此前出版的学术专著,“致汇圆梦”团队还参与编订了中国的首个无障碍环境蓝皮书《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2022年,团队又申请了中国残联“新时代残疾人旅游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研究”课题。

    从以个体名义参与公益活动,到将之视为事业以团队力量推动无障碍环境的改变,对于熊红霞而言,过去的八年是团队从0-1孵化无障碍旅行产品与打通公益模式的阶段,而制定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共同发展,才真正使无障碍旅行从1向100迈进。

    “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推动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只要每个残障朋友都能自如地走出家门,那么就业、康复、旅游都将不成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的口号——有爱无碍,推动无障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快速弄到20万的内容,更多关于如何快速弄到20万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