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刘备错误的发动夷陵之战,为何诸葛亮却没有规劝他呢?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众所周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导致蜀军损失惨重。正是因为夷陵之战带来的重创,成为蜀汉衰弱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自然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对此,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就站出来极力劝阻,认为蜀汉不应当伐吴,而应当继续匡扶汉室,攻打曹魏。不过,在赵云劝谏的时候,诸葛亮却选择沉默,这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一

  《云别传》中记载: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刘备准备发动夷陵之战,赵云表达了极力劝阻的态度。当然,这也符合赵云耿直的性格。并且,在蜀汉五虎上将逐渐凋零的背景下,赵云也有义务来劝谏刘备。不过,诸葛亮却在这个时候选择沉默,也即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并没有诸葛亮极力劝阻刘备的记载,只是等到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才感叹:如果法正的话,一定可以劝阻刘备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诸葛亮为何没有极力劝阻?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二

  一方面,不夺回荆州地盘,隆中对无法实现。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跨有荆、益”的主张。而自从《隆中对》提出之后,就基本上成为刘备势力的战略规划,也即蜀汉的建立,正是以《隆中对》作为理论基础。现在,蜀汉没了荆州,“跨有荆、益”的说法没有立足之地了,所以刘备要去讨伐东吴,夺回荆州,诸葛亮自然无法极力劝阻了。

  从刘备的角度来看,《隆中对》是你诸葛亮提出了,我刘备对此言听计从,现在发动夷陵之战,也是为了实现《隆中对》的目标,因此,诸葛亮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应该支持刘备讨伐东吴。进一步来说,从长远来看,失去荆州的蜀汉,无疑是自断一臂,因为益州这一州之地,看似易守难攻,实际上也限制了蜀汉,比如增加了北伐的难度,如果可以益州、荆州同时北伐,显然胜算可以更大一点。

  三

  另一方面,在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后,孙权闻刘备将来伐,遣使求和,遭到刘备的拒绝。紧接着,吴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备来笺说:“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熟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哪知道诸葛瑾的这封信,更加激怒了刘备。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因为和诸葛瑾是兄弟关系,出于避嫌的考虑,就更不应该劝阻刘备了。

  也即你的兄长诸葛瑾劝我不要伐吴,你诸葛亮也跟着表达类似的观点,即便刘备再信任诸葛亮,也会心里不舒服的。因为两人的特殊关系,诸葛亮之前和诸葛瑾见面的时候,都是只谈公事。所以,在诸葛瑾的这份书信之后,诸葛亮就更不好劝阻刘备了。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诸葛亮才在夷陵之战后感叹法正若在就好了,因为法正没有避嫌的需要,可以极力劝阻刘备。

  四

  最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夷陵之战发起时,蜀汉的胜算并不小。夷陵之战前,虽然东吴斩杀关羽,获得荆州,不过,因为是刚刚占领,人心还没有完全归附。抛开荆州,蜀汉和东吴的实力,还是相差不大的。更为关键的是,东吴大都督吕蒙,正好在公元220年病逝的,除了吕蒙,甘宁这位大将,也在公元220年前后去世。虽然陆逊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和吕蒙比起来,陆逊还缺乏证明自己能力的一场大战,并且其在东吴将士中的威望,也无法和吕蒙相提并论。而这,自然是一个进攻东吴的良好时机。

  因此,在笔者看来,或许是看到这一情况,诸葛亮也认为蜀汉存在不小的不算,这才没有反对刘备伐吴。结合第一点来看,如果夷陵之战是以刘备获胜而告终的话,那么荆州很可能重回蜀汉,这样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自然有了实现的基础,也即可以继续“跨有荆、益”了。综上,所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赵云极力劝阻,诸葛亮却选择沉默。

以上就是刘备错误的发动夷陵之战,为何诸葛亮却没有规劝他呢?的内容,下面小编又整理了网友对刘备错误的发动夷陵之战,为何诸葛亮却没有规劝他呢?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夷陵之战诸葛亮沉默不语,与孙权的离间计有关吗?

谢邀!要知道夷陵之战中诸葛亮到底什么态度,我们先了解一下夷陵之战所发生的前因后果。这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大战,因为南方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火并,直接导致。

刘备决定东征伐吴时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阻?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最终以陆逊火烧刘备连营,刘备大败,仓惶逃到了白帝城,最终在白帝城一命呜呼。 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关羽报。 第。

夷陵之战前,刘备为何不听赵云等劝谏?

对三国历史有些了解的人都会对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三大战役有些印象,他们分别是奠定了曹操北方统治地位的官渡之战、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赤壁之战和稳定三国疆域的夷。

为什么刘备伐吴,诸葛亮劝不了呢?只是说了一句,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主公一定听法正的?

在建安二十四年,东吴趁关羽北上讨伐襄樊的机会,偷袭了荆州。东吴袭取荆州后,关羽的大军军心动摇,纷纷离散。关羽在退往西川的路上被东吴擒杀,自此,刘备失去。 在。

如果刘备听诸葛亮的话不去打东吴,历史会怎么样呢?

如果刘备在关羽惨死后,听诸葛亮之劝谏,不"迁怒"于东吴,不举大军伐吴,也改变不了蜀国逐渐衰亡的历史进程。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得从当时的形势来分析判断。。 假如。

夷陵之战刘备该亲自领兵出征吗,曹操一句话道出真相?

夷陵之战刘备该亲自领兵出征吗?关羽麦城被俘,遭东吴杀害,刘备痛不欲生,意欲伐吴,诸葛亮劝刘备不听,起兵七十五万,又通知阆中张飞,带了老将黄忠,马良等,。 赵。

夷陵之战,为何刘备都是带着十分平庸的将领出征?

那年桃花盛开的园林里,刘关张三人举酒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刘备为拯救天下苍生,携关。 那年。

刘备伐吴及北伐过程中为什么不带着诸葛亮?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讲一个故事 。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与萧何的故事,刘邦平定三秦之后,继续向东攻打项羽平定天下,是把萧何留在关中,没有带到前线,在刘邦眼中,。 双。

刘备有五虎上将,有诸葛亮的辅助,为什么没有实现匡扶汉室统一天下的梦想?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我是小蜗,我来答题。 引言 刘备自称是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以一织席贩履之徒,割据两川之地,成就霸业,成功之处自不必说。 诸葛亮号称。 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