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南辕北辙的道理是什么(如何才能不走或者少走弯路呢)

从古到今,凡生于世间的圣人,其道是恒一不变的。万事万物的变化虽然是无穷无尽的,但是都以避亡趋存作为它们的归宿: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

所以,圣人始终把握万物存亡的关键,审慎地考察事物的变化顺序,认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度量万物的能力大小,再比较处事方法的优劣,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中国,“南辕北辙”的典故可说是人人皆知,其道理十分浅显:无论做什么事,首先都要认清形势、看准方向。如果大方向是错的,再努力也是白费功夫,只会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然而,大多数人读到这个故事,都只是一笑了之。在人们看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傻瓜。的确,“南辕北辙"反映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到更多的情形是做事方法不对,那就是目标与方法完全背道而驰。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在达到目标之后,才发现走了很多弯路。

如何才能不走或者少走弯路呢

情之前,都要对目标和方法加以考察和分析,既不能人云本云,也不能构泥于前人的经验。我们要学会创造,用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去实现目标。

当然,有时针对同一目标的正确方法有很多种,都能达到“珠逢同归”的效果。但我们要善于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省时、更省力地实现目标。

人们都期盼自己能获得成功,然而自身却缺乏必要的才能谋略。这样,即使空有一身本事,但看不清大势,辨不清方向,与趋势对抗,最终也只能一败涂地。

在四分五裂的五代末期,宋太祖赵匡胤稳定内部之后,立即出兵统一全国。最后,只剩下南唐和吴越两个国家。

南唐后主李煜平时纵情诗酒,沉溺声色,疏于政务,对战争及国家大事一窍不通,轻易中了赵匡胤的反间计,杀害了自己能征善战的大将林仁肇和忠臣潘佑,以致在宋军压境之时,東手无策,最后只好光着身子自缚请降。

李煜是一位精于诗词、音乐和书画的聪明皇帝,但由于不懂得“兴亡”的规律,酿成了国破家亡的惨剧。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凡不懂得“兴亡之道”,做出违背历史潮流之事的人,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权势和地位,最终都不会有善终。

能事半功倍,取得预期的效果。做人做*,一定要学会用应趋势,要掌握做事的规律,这样才不一会儿。

孔子周游列国,路过一个瀑布,见一老者顺着瀑有孔子甚感惊奇,布走了下去,问老者:“你是用什么力量驾驭漩涡的?”老者回答说:“我哪有那么大的力量去驾驭漩涡,我只是让漩涡驾驭着我,顺势而为,让自己顺着漩涡进去,再顺着漩涡出来。”

这个故事,让人想到冲浪运动员,他们之所以能在波峰与浪谷之间起伏翻飞,不是因为他们勇敢地驾驭了浪潮,而是聪明地顺应了浪潮。

不要做什么事情,都想着去驾驭它、征服它,有时候,顺势而为,机智地去顺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