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我的世界生存指令网易,网易版忍者生存指令

我的世界生存指令网易,网易版忍者生存指令

远方的来信

■李陈坷 李广悦

邮递员下车那一刻,坐在屋门口拉家常的村民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是一封辗转数千公里的来信,也是一封久违的来信。

看着信封右下角“罗华强”的署名,罗华强的爸爸妈妈激动起来,赶紧去村头喊来正在散步的爷爷奶奶。

罗家人上一次收到信,还是在10年前——罗华强当新兵的时候。10年来,罗华强与家人联系主要靠电话,但那封信至今被爷爷珍藏着,想孙子的时候,老人就拿出来看一看。

今年年初,罗华强所在部队组织了一次“家书传佳音”活动。信封是部队和邮政部门共同设计的,一面印有单位的对外代号和团徽,另一面是一句祝福语:“祝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看着这个特别的信封,罗华强父母不会想到,儿子写信时的样子——

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罗华强插着鼻氧管,坐在折叠凳上。他在腿上垫好书,掏出信纸,塞上耳机,认真思索起来。罗华强身边的战友们,也俯身在信纸上写起来。强烈的阳光透过明亮的营区暖廊,照在这群思念家乡的年轻人脸上。

作为新疆军区某团指挥通信连上士,罗华强具体在哪儿当兵,对家人一直是个谜。从喀喇昆仑到家乡湖北洪湖,隔着数千公里的距离。每次视频,家人看到罗华强身上总裹着一件军大衣。

罗华强从来不向家人提及,家人也习惯了,从来不问他在干什么。罗华强父母知道,儿子这些年在部队执行任务,光荣且艰巨。

来到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荒凉和孤寂冲击着罗华强。他和战友们驻守的地方,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这里,空气中的氧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紫外线强度却高出50%,是“高原上的高原”。

多年未曾给家人写信了。在那封飞向远方的信纸上,罗华强提笔将对家人的惦念和自己的成长娓娓道来……

收到信后,爷爷给罗华强拨打了视频电话。

“你不用惦记家里,你奶奶和我身体都很好。你一定要在部队好好干,干出个名堂!”爷爷难掩激动,眼角的泪花闪烁着骄傲的神采。

作为一名军人,能够驻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罗华强感到无比光荣。这次到高原驻训,寒冷缺氧的日子已经跨过300天大关。带着家人的期望,他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夜晚,也完成了一个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时,在罗华强的洪湖老家,粉白色的桃花明媚地张扬在枝头,一群群野鸭嬉戏于湖上。父母开始忙活今年的稻谷种子,爷爷奶奶漫步于春风下,安详地晒着太阳。

在祖国的大部分地方,也是一派雪融草青的景象,和煦的阳光将沉浸一个寒冬的困意唤醒,赋予万物生机。

待到山花烂漫,人们扬起幸福的脸庞——这是罗华强和战友们在高原上收到的最好回信。

喀喇昆仑:当春天来临

■马科军 李江辉 周凯威

新疆军区某团组织“家书传佳音”活动。

在新疆军区某团供应保障队副队长刘利群眼中,杨文成最近进步明显,“像是一下子长大了”。

这位列兵一改刚来高原时的迷茫,本是弹药保管员的他,前几天主动申请兼任文书工作。

转变,是从写那封家书开始的。此前,这个团组织了“家书传佳音”活动。杨文成写着写着,突然觉得自己必须好好当这个兵。“不干出个名堂来,都不好意思给父母写信了。”他说。

“家书传佳音”活动,是由该团政委杨小刚发起的。在一次党委机关与官兵双向对话会上,他号召官兵不仅要给家人写信,还要有高原特有的“仪式感”。

“仪式感”首先体现在信封上。经战友们推荐,上士吐尔逊负责设计信封。看着电脑屏幕前的定稿图案,上士吐尔逊成就感十足:“这大概是我最有温度的一次平面设计了。”

那张以喀喇昆仑为背景的官兵合影,被吐尔逊用作信封封底。画面上,站立在雪山之巅的官兵们热血宣誓,与信封上方对家人的祝福语呼应,一如多年来他们的默默守护。

信封设计好后,人力资源股的战友们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邮局负责人,商量最终印制。几天后,一封封特别信封,由运送给养的物资车送到了山上每一位战友手中。

从写信、寄信,到等待回音,官兵们的心情期待而忐忑。

视频那头,父母一边捧着杨文成的来信,一边勉励他不要怕吃苦,多学习本领。视频这头,看着父母心疼却骄傲的表情,杨文成暗自下定了努力的决心。

不只是杨文成,入伍10年的刘利群,也被这次活动深深触动。

“在部队好好干,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一直支持你的。”三月,喀喇昆仑依旧冰雪满山,但妻子的这句话,让刘利群如沐春风。

在雪域高原,像杨文成、刘利群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跨越万水千山,随着一封封家书的抵达,这群官兵和家人彼此牵挂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见字如面,这温暖,如同春日。

高原上的绿色。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列兵杨凯坐在书桌前,紧攥着手中的笔,面前空白的信纸上,迟迟没有落下一个字。

北风呼啸,卷起营房外的漫天雪粒。高原之上,除了山,还是山。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景色,杨凯不知该如何向父母说起他所在的地方。

“像扎了个猛子似的,一下子回到了原始时代……”思考良久,杨凯写下了去年他刚刚来到这里时的感受。

从漫步大学校园,到踏入这个冰封世界,杨凯像是瞬间跃入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在海拔5000多米的云端,被冰冻的不只是眼前高山,严寒和缺氧也意味着生命的冰点。

几天前的一个风雪夜,杨凯和战友们接到命令,紧急铺设一段线路。极低的温度下,气息在面罩上瞬间凝成了白霜。在高原行进,步子要比在山下迈得小很多,假如一不小心迈大了,清晰的呼吸声会变得急促。伴随着头疼、恶心,杨凯疲惫不堪的身体开始摆动起来,差一点就栽进了雪中……

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类似情况已数不清发生了多少次,但在写给父母的信中,杨凯只字未提。

对于通信连官兵来说,那连绵雪山勾勒的边境线,处处有他们的战位。在这个漫长的冬天,杨凯和战友们除了要抵御恶劣的气候条件,还要对抗内心巨大的寂寞和对家人的思念。

喀喇昆仑,巍峨雪山。刚刚踏入这片人迹罕至的土地时,大多数人怀抱的情感,是油然而生的敬畏。第一次见到高原,下士吴明因她的雄奇壮美而惊叹。但守着守着,这美景背后就生出另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最初,这里没有手机信号。除了驻守在这里的官兵,鲜有其他生命停留的痕迹。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荒芜之地,吴明和战友们心中都无比渴望着新鲜,渴望着绿色。

现在,走进吴明的宿舍,迎面能看到窗台上方的那个白色瓷盆。近看,一颗小小的洋葱白中透绿,从布有裂纹的土中钻出来。

“山上一年四季都是冬天,这点绿色就是春天的希望,我要把这‘春天’装进白色小瓷盆里。”吴明说,冬天最冷的时候,看着日渐干枯的小苗,他几次都觉得可能养不活了。没想到挺过那段时间,眼前的洋葱苗竟一天比一天高了。

即使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长出希望。在写给家人的信中,很多官兵都写到了这样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正午时分,吴明再次将白色小瓷盆里的洋葱搬出板房。在阳光的照耀下,青绿的洋葱尖闪闪发光。

等到洋葱开花的时候,吴明打算拍一张照片,和信一起放到信封里,寄回远方的家乡。

雪中训练。

“凝望春天,不以山河为远”

午休时刻,王祥东凝视着手里的一块石头,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爱意。

那块看似普通的石头上,画着王祥东刚满月的女儿。不久前,结束陪产假的他回到高原,第一时间将女儿的满月照发给了战友何玉龙。拿着精心从河里挑选来的石头,王祥东请战友为女儿画一幅像。

作为一名新晋父亲,王祥东的内心充满愧疚。虽然现在山上已经通了网络,他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和家人联系,但看到襁褓中可爱的女儿,他总会想象着一些陪伴孩子的幸福场景。

在祖国的绝大多数地方,春天的暖风已经吹拂。有那么一瞬间,王祥东脑海里的画面是这样的:草长莺飞,他和妻子女儿一起春游。微风轻荡,在柔软的草坪上,他一手拉着女儿,一手教她牵动空中飞翔的风筝。

那一刻,春天的美好全绽放在孩子甜甜的笑容里……想着想着,王祥东沉默了。看着视频里丈夫失神的表情,妻子明白他的愧疚。于是,镜头对准了客厅的一面墙。

前段时间,收到了王祥东从高原上寄回家的信,妻子十分惊喜。拿着这封远方的来信,她找到了一家书画装裱店,让师傅认认真真地装裱起来,挂在客厅。书信旁,是夫妻二人的结婚照。

“请给我们的孩子说,她的爸爸是一个英雄,是一个勇敢的军人……”在信里,王祥东这样写道。前方是边关,身后是家国。对所有驻守在喀喇昆仑的军人来说,祖国和家人是他们心中最坚强的支撑。

去年,因工作表现突出,王祥东荣立三等功。下一次回家,他想将这枚奖章和战友画的石头,一起带给女儿。

“凝望春天,不以山河为远。这里的石头有我们的青春,以后女儿要是问起,我就给她讲讲高原的故事。”通话快要结束时,王祥东笑着跟妻子说。

一封封信件,不仅从喀喇昆仑的高山上发出。这里的官兵们,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写来的信笺与贺卡。上面发自内心的字句,如同五湖四海汇集而来的一股股暖流,跨越万水千山,注入边防将士的心田。这种温暖,足以抵过雪域高原的阳光,融化一层又一层坚冰。

收到信的那些天,这些孩子们心中“最可爱的人”,高兴得像个孩子。日出时,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在巡逻路上,他们眼中的雪山也变得温柔起来。

阳光下,远处的山脉披上一层金灿灿的外衣。风拍打在这群年轻战士的脸上,跃出一阵阵快乐的音符。

周末,上士张本楠在宿舍弹吉他。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在信中向女朋友讲起遇到狼时的情景,下士李世荣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很激动。

“具体哪一天我不记得了,我和班长站第三班夜哨,下着雪,四周安静无声。厨房那边传来动静,我打开手电,只见两道绿光像匕首一样刺向我的眼睛……”李世荣仍然没有忘记他第一次见到狼时,心底陡然生出的寒意。

几年来,李世荣和战友们多次经历了与狼群的对峙。如今,李世荣的眼神里多了一种锐气。“我们热爱和平,但绝不畏惧战争,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他说,高原像是一种“催化剂”,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能消散恐惧,让人快速成长。

在雪山之巅,这群年轻人的青春芳华,如同雪莲一般绽放。

“我也想成为老爸的手机屏保,要像姐姐一样成为家里人的骄傲!” 在给姐姐的信中,麦合丽亚这样写道。

入伍前,麦合丽亚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大一结束,她选择来到部队。这颗梦想的种子,是由她的姐姐种下的。

曾经,姐姐麦吾丽旦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服役。那段时间,姐妹俩一有时间就打电话。看到姐姐身穿“浪花白”的样子,麦合丽亚也渴望着穿上那身军装。

一个在蔚蓝无垠的大海,一个在洁白巍峨的雪山。麦合丽亚和姐姐实现的是同一个梦想,肩负的也是同样使命。

初上高原,麦合丽亚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吃不下饭、呕吐、心情低落……尽管有诸多不适,但她没有说过一句苦和累。

作为一名导弹射手,麦合丽亚能把17公斤重的炮筒“噌”地一下扛上肩。战友们佩服的表情背后,是她日日夜夜不遗余力的付出。一次训练,麦合丽亚的右手被铁丝划出一道口子。鲜血浸湿袖口,但她没有停下训练……

为了丰富官兵文化生活,部队组建了文艺轻骑队,麦合丽亚第一个报了名。

黄昏时分,漫天霞光映在巍峨的雪山上。寒风袭来,文艺轻骑队队员们在帐篷外,裹着大衣,哈着热气,排练着新的舞蹈——《山海入梦来》。

接到演出任务那天,麦合丽亚和战友呼出了一口气,感到努力没有白费。坐在运输车厢里,他们翻过了一座座达坂和雪山。车轮压在土路上,浓浓的尘土卷进车厢,不断拍在这些年轻士兵的身上。

一个急刹车,队员李宏雁趔趄地挪到车尾,钻过车帘,吐了一地……经过两小时的颠簸,她们终于来到演出点位,刚下车就迅速调整状态,做着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开场音乐响起,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即将开始。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缺氧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胸口,令人喘不过气来。忍着眩晕,舞台上的每名队员,都在尽力将每一个动作展现到位。尽管身体难受,但他们脸上的笑容却是那样动人。他们用全情投入的舞蹈,给台下与高原为伴的战友们,带来了快乐和感动。

现场,有战友双手摇摆着纸板,上面写着一句句暖心的口号。也有战友将他们珍藏的零食,用打印纸裹成了一束大大的“鲜花”,在演出结束时郑重地送到轻骑队队员的手中。这朵零食做成的“花”,为高原上并不明显的春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接到这朵珍贵的“花束”,麦合丽亚在信中幸福地写道:“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过去,麦合丽亚和战友们到达20多个点位,排练30多个节目,表演场次超过60场。高原漫长的冬天,让这些跋涉在边防哨所的轻骑队队员们快速成长。在等待春天的日子里,他们正在将春天般的温暖带给一同奋斗的战友。

当朵朵白云从头顶流过,远处的雪山开始氤氲着雾气。山谷里传来的流水声,唤醒了冰封的喀喇昆仑。春天已经来了——坚守在这里的军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真挚而纯粹。

(图片由屈荣富、陈尚庚、张呈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