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冷水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冷水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煮熟

冷水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冷水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煮熟

冷水煮鸡蛋要多久

鸡蛋小火煮开后,用温火煮8分钟。

煮鸡蛋是鸡蛋最常见的吃法之一,是用水煮鸡蛋制成的。

然而,煮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过量食用鸡蛋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煮鸡蛋不宜吃太多。一般来说,每天不超过一个鸡蛋为宜。如果煮鸡蛋的方法得当,煮鸡蛋的营养吸收率可达100%,因此成为早餐或营养餐的首选。

扩展信息: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10分钟以上,里面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因此难以消化。鸡蛋中的蛋白质含有更多的蛋氨酸。加热时间长了会分解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反应生成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高。

未煮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仅被沙门氏菌污染,还有两种有害物质: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可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内生物素缺乏,出现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鸡蛋一旦煮熟,上述两种物质就会被破坏。

参考资料:

百度——煮鸡蛋

冷水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煮鸡蛋:鸡蛋和凉水一起煮时需要多长时间?

烧开水5分钟。

以下是煮鸡蛋的方法,供参考。一、准备材料:鸡蛋:2个,冷水:400g。

1.鸡蛋用清水洗净,然后擦干表面水分备用。

2.在煮锅里放400克冷水,加入鸡蛋,水量以不超过鸡蛋为宜。

3.将炒菜锅放在燃气灶上,水烧开后开中火煮5分钟。

4、5分钟后,将煮好的鸡蛋拿出来晾凉,然后剥去蛋壳即可食用。

水煮蛋一般要煮多久才熟

很多人爱吃水煮蛋,水煮蛋的营养最适合被人体吸收。但是鸡蛋能煮多久呢?我们如何控制煮鸡蛋的时间?让我们看一看。

第一,鸡蛋能煮多久?

1、3分钟的鸡蛋

蛋清熟嫩,蛋黄刚熟微嫩。“3分钟蛋”是微熟的鸡蛋,最容易消化,消化时间约为1小时30分钟。

2、5分钟鸡蛋

蛋清熟嫩,蛋黄熟而不硬。吃鸡蛋的最佳状态是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处于半凝固或流动状态。“5分蛋”是半熟的鸡蛋,在人体内大约需要2小时消化;煮得太久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需要3小时15分钟。

3.10分钟内的鸡蛋

营养方面,10分钟内煮熟的鸡蛋消化率最高,营养成分基本没有损失。

4.超过10分钟的鸡蛋

鸡蛋在沸水中煮10分钟以上,鸡蛋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难以消化,硫化物可能因长时间加热而分解,对健康有害。

二、煮鸡蛋的正确方法

将锅放入冷水中,慢慢升温,烧开后小火炖2分钟。停火后浸泡5分钟,使煮出来的鸡蛋鲜嫩,蛋黄凝固不老。

如果吃煮鸡蛋,最好煮嫩一点,也就是煮开后再煮五六分钟。此时鸡蛋的蛋黄刚刚凝固。这种状态下吃鸡蛋,蛋白质吸收率最高。

鸡蛋是很多人早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水煮蛋的营养价值更高。鸡蛋能煮多久?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吧!

第三,煮鸡蛋时间过长有害。

鸡蛋在沸水中煮10分钟以上,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的结构会变得紧密,很难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很难被消化。含有蛋白质蛋氨酸,长时间加热后分解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反应生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这也是蛋黄外层产生黑绿色的原因。

所以建议你煮鸡蛋的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第四,半生不熟的鸡蛋容易引起腹泻。

在卵的形成过程中,不仅存在沙门氏菌污染的问题,还会产生两种有害物质,即抗酶蛋白和亲和素。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可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内生物素缺乏,出现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鸡蛋一旦煮熟,上述两种物质就会被破坏。所以鸡蛋要高温煮熟后再吃。将洗好的鸡蛋放入锅中,加入冷水煮熟。大火煮开后,再煮7分钟左右,就可以吃到蛋黄熟透的鸡蛋了。

水煮蛋是美味又营养的家常菜。每个人都可以烹饪它们,但有一些烹饪它们美味的技巧。做饭的时候,放点盐进去。煮好后,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碗中。最好把壳剥开。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不要马上用热水煮,最好回到常温再煮。做一个看起来简单的东西,又要好吃,又要有完美的外观和轮廓,并不容易。

1.用海绵布擦洗蛋壳。这一步是为了防止鸡粪粘在蛋壳上,造成大肠杆菌污染。

2.把鸡蛋放进锅里。

3、加水,水一定要淹死鸡蛋。

4.调入盐。烧开,转中火,煮3~5分钟。一定要在鸡蛋煮熟前的30秒到1分钟内不停的翻蛋。君君用中火煮了3分钟。此时鸡蛋刚刚发白煮熟,蛋黄也只是轻微凝固。俗称蜜饯蛋。中火煮5分钟,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味道。蛋白全熟了,但蛋黄没全熟。吃起来不会太干。10分钟的蛋黄和蛋清都煮的挺好,但是吃完会干。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时间。

>

此时蛋是半熟蛋、即使蛋白已经凝固、但是蛋黄中还有少部分呈流体状态。有人会说不熟的鸡蛋吃了有细菌、一般蛋白在65℃已经凝固、蛋黄70℃就算煮熟。鸡蛋内的细菌已经全部死光光啦~所以只是口感问题。

参考资料白水煮蛋百度百科1、鸡蛋清洗干净,这个步骤务必有。准备凉水一碗备用。

2、鸡蛋放入锅里,倒入清水,淹没过鸡蛋。

3、盖上锅盖,按“蒸煮”键。水开后3-5分钟为宜,时间过长鸡蛋会破太老。

4、鸡蛋煮熟后捞出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凉水里。

5、要是水开后煮3分钟怕不熟,可以捞出鸡蛋在桌上滚一下,如果鸡蛋打圈就是熟了。

扩展资料:

1、泡水。

在煮鸡蛋之前,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当然,这只是保持鸡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火力。

煮鸡蛋时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长了煮鸡蛋的时间,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实践证明,煮鸡蛋以中火最为适宜。

3、时间。

在确定了火力大小之后,只要准确地掌握好了煮蛋时间,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例如,煮软蛋,水开后煮3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尚呈流体状;煮溏心蛋,水开后煮5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呈稠液状,软嫩滑润;煮硬蛋,水开后煮7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干爽。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时切不可随意延长时间。因为鸡蛋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时,鸡蛋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4、在煮的过程中,为了使蛋黄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间,应在鸡蛋下锅后用手勺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锅中的水呈漩涡状转动,直至煮熟。至于这是什么原理,想必与物理学上的离心力、向心力有关吧。

煮鸡蛋营养吸收率100%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可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卵磷脂被医学专家视为老年性痴呆的克星,还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适量吃鸡蛋,是不少长寿者延年的经验之一。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 — 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合适,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懈,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两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两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两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2 — 3个鸡蛋,不宜过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煮鸡蛋1、鸡蛋要煮熟需要的时间

每一次煮蛋都不知道鸡蛋要煮多久才会熟,只要跟着以下的图片指示就能煮出你想要的鸡蛋。

2、在煮鸡蛋的时候加入少许盐

在煮鸡蛋的时候加入少许盐,能够帮助你去壳的时候,蛋壳不会黏在鸡蛋上面,去壳的时候容易多了。

1、分辨鸡蛋的新鲜度

鸡蛋还没打破前,都被外壳包裹着,那么应该如何做才能知道里面的鸡蛋是否新鲜呢?只要将鸡蛋放进一壶水里,如果鸡蛋沉入水底,那么就代表着鸡蛋是新鲜的;相反的,如果鸡蛋浮在水面上,这也就代表鸡蛋已经不新鲜了。

2、烘蛋比水煮蛋更好

如果你想要吃水煮蛋,那么就将鸡蛋放进烤炉里烘一烘,因为烘出来的蛋不会像水煮蛋一样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再加上鸡蛋的表面也会比水煮蛋还要光滑。

3、将蛋黄和蛋白分开的方法

喜欢烘培的朋友应该经常都会遇到要将蛋黄和蛋白分开的问题吧?用手或用汤匙的话,蛋白都会和蛋黄不离不弃,怎么办呢?只需要用一个空塑料瓶在蛋黄上一按,空瓶子里的气压就会将蛋黄吸起来了!用肉眼看下鸡蛋壳是不是有点变白了,稍微有颜色的变化,再看时间,一般待沸水煮了有5~8分钟即可.把鸡蛋拿到桌面上,转一下,如果是原地转,说明熟了,如果是移动位置转,说明不熟。!要想蛋黄变熟,那蛋在水开后还要煮个10分钟冷水的时候就放蛋,等水滚开后,闷3分钟是溏心的。闷5分钟是一半溏心一半熟的蛋,很嫩。闷10分钟绝对是蛋黄已经很熟的蛋了,看你喜欢吃哪一种,呵呵

冷水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鸡蛋煮几分钟熟

7分钟。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微火煮2分钟,停火浸泡5分钟,该方法烹制鸡蛋蛋清嫩滑,蛋黄凝固但不老。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褐色沉淀,从而妨碍人体对铁吸收。停火浸泡后取出,放在凉开水或冷水中降温半分钟,更容易剥壳。”

1、3分钟鸡蛋:蛋清熟而软嫩,蛋黄未熟,略溏。“3分钟鸡蛋”为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消化。

2、5分钟鸡蛋:蛋清已凝固,而蛋黄处于半凝固或流动状态。“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个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钟。

3、10分钟以内的鸡蛋:在营养方面,水煮10分钟以内的鸡蛋,消化率最高,营养成分基本上无损失。

4、10分钟以上的鸡蛋: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很难被消化,还可能因长时间加热而分解出硫化物,对身体有害。

煮鸡蛋(Boiled Egg),是鸡蛋最常见的吃法之一,是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

煮鸡蛋营养丰富,营养吸收率高,也正因此,在能给人体提供丰富、优质的营养的同时,过多食用则不利于健康,导致如营养过剩、消化不良、心脑血管病等。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或脑力劳动强度的人,每天可需食用的鸡蛋数量也是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煮鸡蛋1.冷水放入鸡蛋煮,要10-12分钟最好,这样不会破坏鸡蛋中的有效营养成份

2.水开后才放入鸡蛋煮,要5-8分钟最好。不过记住要在水里加少许盐,否则蛋壳容易破裂鸡蛋用小火烧开后,再改用温火煮8分钟即可

煮鸡蛋三部曲

1、将新鲜鸡蛋洗净,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一分钟,然后用小火烧开。这是为了防止鸡蛋在烧煮过程中蛋壳爆裂。

2、鸡蛋用小火烧开后,再改用温火煮8分钟即可。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褐色沉淀,从而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3、煮熟的鸡蛋不必马上取出来,1?2分钟后再取出,或放在凉开水、冷水中降温半分钟,这样容易剥皮。为防止细菌感染不宜放入自来水中。?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煮鸡蛋 ?做法食用指南煮鸡蛋是鸡蛋加工方式中营养保留最好的一种形式,煮多长时间确实是挺有讲究的,如果直接吃生鸡蛋,蛋清里有蛋白酶抑制剂,会降低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也有生物素结合蛋白,阻止维生素的吸收率,只要蛋清煮到了凝固,鸡蛋中的抗营养物质就被清除的比较多了,蛋白质、维生素的吸收率可以达到满意的水平。鸡蛋煮的也不是越老越好,煮的太老也会增加营养素的损失和脂肪的氧化,脂肪氧化之后对心脑血管是有危害的。还要考虑食品卫生,鸡蛋壳上面有沙门氏菌,一般来讲要煮8-10分钟才能充分地杀菌,吃的要安全,所以综合考虑营养、安全还有美味三方面,建议把鸡蛋煮到蛋黄比较柔软凝固的状态就可以。操作上可以先把鸡蛋放在冷水里,大火煮开水之后马上转到最小火,4-5分钟之后再把火关掉,用余热把鸡蛋闷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柔嫩,蛋黄滋润,吃起来最美味。鸡蛋煮几分钟好要看煮鸡蛋的工具是什么。

一、如果是普通的锅,烧水煮鸡蛋,有以下两种时间:

1、鸡蛋用冷水下锅,然后缓慢升温,水开后煮两分钟左右关火,保温五六分钟再取出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吃了。

2、“5分钟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有益人体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24名成人每日吃两个半熟蛋,6个星期后血脂并没有上升,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反增加10%。

二、如果是用煮蛋器等专门煮鸡蛋的,3-5分钟就可以,不过因为个人对鸡蛋成熟度要求不一样,具体应根据说明书上来把握时间。煮鸡蛋看似简单,却很有学问。若煮法不当,会破坏鸡蛋的营养成分。

将新鲜鸡蛋洗净,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一分钟,然后用小火烧开。这是为了防止鸡蛋在烧煮过程中蛋壳爆裂。

鸡蛋用小火烧开后,再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褐色沉淀,从而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煮熟的鸡蛋应取出来让其自然冷却,或放在凉开水、冷水中降温半分钟,这样容易剥皮。为细菌感染不宜放入自来水中。四个煮鸡蛋的小诀窍会不会觉得煮鸡蛋特别简单呢?水+蛋煮一会就OK。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煮鸡蛋还是有一些小诀窍的。

1、泡水。

在煮鸡蛋之前,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当然,这只是保持鸡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火力。

煮鸡蛋时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长了煮鸡蛋的时间,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实践证明,煮鸡蛋以中火最为适宜。

3、时间。

在确定了火力大小之后,只要准确地掌握好了煮蛋时间,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例如,煮软蛋,水开后煮3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尚呈流体状;煮溏心蛋,水开后煮5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呈稠液状,软嫩滑润;煮硬蛋,水开后煮7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干爽。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时切不可随意延长时间。因为鸡蛋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时,鸡蛋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4、搅动。

为了使蛋黄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间,应在鸡蛋下锅后用手勺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锅中的水呈漩涡状转动,直至煮熟。至于这是什么原理,想必与物理学上的离心力、向心力有关吧。 [编辑本段]煮鸡蛋营养吸收率100%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可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卵磷脂被医学专家视为老年性痴呆的克星,还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适量吃鸡蛋,是不少长寿者延年的经验之一。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 — 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合适,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懈,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膳食平衡,满足机体需要,又不会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两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两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两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2 — 3个鸡蛋,不宜过多。 [编辑本段]煮鸡蛋几分钟最好?煮鸡蛋看似简单,却不好把握火候,时间过短会使蛋黄不熟,时间过长会使鸡蛋变老不好吃。对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常翠青博士介绍,其实煮鸡蛋的最佳时机很好把握。凉水下锅,水开后算好5分钟,煮出来的鸡蛋既被杀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较完整地保存营养素。

如果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变得更紧密,不容易与胃液中蛋白质消化酶接触,所以较难消化。蛋品中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经过长时间加热后,它会分解出硫化物,它与蛋黄中的铁发生反应,形成人体不易吸收的硫化铁,营养损失较多。

煮不熟的鸡蛋危害更大。生鸡蛋不但存在沙门氏菌污染问题,还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两种有害物。前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导致人体生物素缺乏,产生精神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状。而鸡蛋一经煮熟,上述两种物质才会被破坏。

此外,煮蛋时还可掌握以下技巧,以防止营养素的流失: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煮前把蛋放人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冷水煮沸,即可防止蛋壳破裂,避免营养素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