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遮神与布置帷堂的介绍 成都布置帷堂的风俗

  • 教育
  • 3周前
  • 2
  • 更新:2024-05-27 14:59:06

导读: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当一个人死亡时,他的身体组织和器官停止运作,身体功能也随之停止。而亲属就要操办丧葬事宜,那么你知道遮神与布置帷堂的介绍去哪看吗?成都布置帷堂的风俗是怎样的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遮神与布置帷堂的介绍

在中国许多地方,人死后,才将尸体移到正厅里,以便在那里从事丧礼的各种事宜。这时,除了应举哀办理其他诸事宜外,也需用白、青或黑色等素色的布或纸布置帷堂或灵堂,以示哀悼;同时,为了防止污染正厅中供奉的神灵或祖宗,也要把厅堂中供奉的神灵等遮起来,以使丧礼可以顺利进行。

在辽宁海城等地,人死后,“室中镜奁,凡对亡者皆掩之;祖先祀神处,则以朱幔障之;如亡者上无尊亲属,室中彩画及楹联,概以素纸封之”,以免污染神灵、祖先和避免从镜子反射出的镜像中看到重丧的现象。在北京,也有同样的习俗,在老人倒头后,丧家一方面需要把所有红色的门联、门心、室内春条等贴上白纸,原则上是不能露红,以示哀悼。另一方面帽镜、穿衣镜等摆设也需要贴上白纸,室内的相片也应翻过去放置,以避免看到想像中的重丧。同时,也要用白布等布置厅堂,使之成为办丧的灵堂。与此同时,丧家应在街门外边,按男左女右的惯例挂起“挑纸钱”,其数量应与死者的岁数相同。民间认为这是为死者招魂,但客观上也起到报丧作用。讲究的富户会请冥衣铺用秫秸裹上剪穗的白纸,上端糊一个“金钩龙凤”,在门外吊上一嘟噜上面砸有方孔圆钱或“车轱辘钱”(状如“敬神钱粮”中的黄钱)的白纸长条。而贫户则在秫秸秆上直接绑上一些“大烧纸”即可。河北万全一带是在人死后第三日,“丧家门首高悬告天纸,俗谓之纸杆。门内立殃榜,上书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时、享年若干,下则列孝子名次。并帖‘恕报不周’或‘恕不敢报’字样之白纸条于门壁”。新河在老人丧后,不仅要悬纸马、纸钱、纸幡于门而且要在院子里搭席棚,棚下供灵位,悬吊挽悼及思念亲恩之词的挂语,以便守铺和亲友吊唁。

成都布置帷堂的风俗

在成都地区,过去当棺材抬进堂屋放在正中摆好后,要把死者生前用的药罐放在棺材上砸碎,这象征着祛除灾祸,家中今后不再有人会生病熬药。另一种说法是死者的一切东西均可传给子孙后代,唯独此药罐不可。这以后就可以开始布置灵堂了。布置时,通常先要把家中的神龛与门神等用纸钱做的十字封条封住,免得死者的秽气污染了神灵。把死者遗像或画像悬在堂屋正中墙上,上垂挂用白绸或白布扎的孝幌,相片或画像的两边贴上白色的对联,大致的内容是“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之类。在棺材的前面摆上一张大方桌作为祭桌,灵位摆在供桌上。如果是父亲过逝,灵位上写“新故显考某公讳某某老大人之灵位”,左下侧写“祀男某某某敬立”。灵位的两旁安放俗称“陪灵娃娃”的纸扎金童玉女,前面供奉香花果品等。灵堂左右两壁墙上,悬挂着亲友送的挽联孝幛,如果有著名人物送的挽联,要挂在显眼或当道的地方,以炫耀门第。有些丧家还要在大门口挂上一对白色的灯笼,一写郡号,一写“当大事”,表示该家有丧事。有的大户人家还会在大门口搭建礼乐台,请乐队来助兴,重要的宾客来要奏乐迎送,早晚行礼的前后也要奏乐。有的仕宦人家,还会在大门口竖立一副用黄绸或白绸写的“冥旌”,其长约一丈五六尺,用大竹竿凌空挑起。在出丧送葬时,这个冥旌要用亭子抬着,走在出丧行列的最前面,以显示死者生前的地位。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遮神与布置帷堂的介绍,成都布置帷堂的风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