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中国戏曲的鼻祖是什么 吕剧和潮剧是怎么来的

  • 教育
  • 3天前
  • 2
  • 更新:2024-06-27 16:57:35

导读:中国戏曲种类那么多,你知道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是什么吗?这第一个都被称作鼻祖,那么中国戏曲的鼻祖是什么呢?在戏曲剧种中,也常见山东梆子,吕剧和潮剧,那么吕剧和潮剧是怎么来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中国戏曲的鼻祖是什么

目连戏为专演《目连救母》而命名,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因此被视为戏曲的鼻祖。

目连戏集戏曲、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有锯解、磨研、吞火、喷烟、开膛、破肚带彩特技和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装、表演均有独特之处。既可登台演出,又可扎扬表演,游街时鼓乐齐鸣,三眼枪助阵以壮行色。

何谓“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山陕梆子流传到山东后,唱腔受山东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又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

山东梆子流行于鲁西南及鲁中地区,具有很强的山东地域特征,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其不同于其他兄弟梆子剧的突出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且甩腔最后多落在“啊”音上。

吕剧是怎么来的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早在清代中叶,山东南部农村就出现了一种名叫“小曲子”的小曲连唱体曲艺形式。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洋琴,故又称“扬琴”“洋琴”。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南路、北路、东路琴书三大流派。到1933年北路琴书创始人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为山东琴书。1953年定名吕剧。

吕剧最为突出的特点:既是“戏曲”又是“曲艺”。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

何谓“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话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距今已有440多年的历史。

潮剧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于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龙井渡头》等。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戏曲的鼻祖是什么,吕剧和潮剧是怎么来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