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植物染发剂有哪些特征,自然村染发剂真的是植物的吗

植物染发剂有什么特点?天然乡村染发剂真的是植物吗?马上就要过年了。最近杜妈身边的人要么买染发剂,要么约好一起染发(主要是搓成员)。

买染发剂的朋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理发店老婆太贵。在帝都,一根染发剂的价格至少要500元,还不算办卡和后期护理的费用。

关键是,托尼老师发来的价目表里,一般至少有三个档口,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自购染发剂价格相差很大。

为什么会这样?100和1000的染发剂有什么区别?

今天,杜妈就为大家揭秘,让大家自由染发。

染发剂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染发剂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染色机理和持久性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和永久性三类。

临时染色可以轻微改变自然或修饰后的发色,主要使用临时染料,如偶氮衍生物、咬喉衍生物等。

因为这类染发剂的染料分子很大,一般只是暂时附着在头发表面,一般不会渗透到头发纤维里,所以短时间维持是安全的。效果只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通常只持续到下次洗头。

半永久染发是“直接染发”的一种。所谓“直接”就是使用前不需要搅拌。能产生半永久效果,反复洗发后缓慢均匀褪色。

原料主要是硝基化合物、惠兴衍生物等。刺激性小但色牢度差,一般持续半个月。

长效染发产品可以使头发的自然颜色发生真正的变化,比如遮盖白发,使头发变深或变浅,或者在染发前使原有的发色变浅。它是最常用的染发产品,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几乎所有理发店购买的染发产品和染发洗发水都属于这类产品。

染发剂按成分可分为植物型、无机型和氧化型三种。

植物染发剂的原料主要是从植物花朵的茎叶中提取的有机物,对人体安全无毒。例如,使用最多的指甲花染料是2-羟基-1,4-萘醌,它是从北非的一种植物的叶子中提取的。

无机染发剂主要用于使白发变黑。它们含有许多金属化合物,如铅、铁、铜等。它们能与头发中半胱氨酸中的硫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使头发变黑。

考虑到铅的神经毒性,欧盟已将醋酸铅列入禁用物质名单。随着《化妆品卫生规范》的更新,我国也将禁止醋酸铅在化妆品中的使用,但在部分国家仍允许使用。

氧化染发剂具有染色效果好、保持时间长、色域广等优点,在各国仍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氧化型染发剂一般使用分子量小的染料中间体,容易进入头发皮质,分散性好,渗透性强,容易上色。

染发时,头发在碱性物质的作用下膨胀,过氧化物与染料中间体和偶联剂反应,渗透到头发皮质的粗纤维中,聚合形成大分子色素。染料分子被锁在头发纤维中,所以在洗涤过程中不容易被洗掉,所以染色效果持久。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染发剂大多是永久性氧化锌染发剂。

目前几乎所有永久性染发产品的配方中都含有氧化染料前体分子,如对苯二胺或其衍生物。

在使用耐久性氧化染发产品染发的过程中,需要将染发剂与氧化剂(也称显色剂,主要有效成分为双氧水)以适当的比例混合,然后涂抹在头发上。在染发剂中碱性物质(主要是氨)的作用下,头发纤维会膨胀,同时被氧化的物质在碱性条件下会分解,释放出氧气。在氧气的作用下,头发纤维中的黑色素会被降解(这个过程被称为“变淡”

?同时,氧化染料的前体分子,主要是对苯二胺等芳香族化合物,渗透到人头发的发皮层,被氧化缩合形成不溶性的有色缩合物大分子,使头发呈现颜色。这些有色的冷凝物因为分子量大,固定在头发皮层,洗发时不会脱落。

所以在主要成分上,市面上贵的染发剂和便宜的染发剂没有太大区别。

我们大部分人接触的都是昂贵的染发剂,主要是纯植物染发剂和无氨染发剂。它们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1.纯植物染发剂

但由于天然植物色素提取工艺复杂,着色效果差,成本太高,国际上对天然植物染发剂的开发仍在探索和完善。

目前中国还没有批准任何纯天然植物染发剂,中国卫生部也没有批准任何完全从植物中提取的染发剂。

其实,所谓的“纯植物染发剂”,一般都是以一些植物成分为噱头,掺杂了对苯二胺等化学成分,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

再者,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安全的,很多植物和中草药内部成分复杂,可能会导致致敏等更大的安全问题。

所以目前市面上的黑发产品,比如宣称不含间苯二胺等物质,只有黑发不黑头皮,通过梳头把白发变成黑发的黑发梳,都是噱头和谎言。

2.无氨染发剂

除了“纯植物染发剂”,托尼老师还会热情地向你介绍无氨染发剂,声称染发后头发不仅毛躁还顺滑,对头发伤害不大。

托尼口中的“氨”字,意思是“氨水”。氨水作为碱性试剂,能软化和扩张头发,促进染料渗透,提高过氧化氢的氧化能力。但在染发的过程中,氨水会破坏毛鳞片,导致头发干枯、开叉、断裂。

无氨染发剂通常使用乙醇胺(MEA)和氨甲基丙醇(AMP)代替氨水作为碱化剂。最大的好处就是相对来说不那么刺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两者浓度过高,也会对头发造成损伤。

所以,为了达到同样的染色效果,含氨染发剂和无氨染发剂在安全性上没有区别。

>

总之,从染发效果和安全性上来看,那些价格昂贵的纯植物染发剂和无氨染发剂,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优势。

我们嘴上常常说染发是不好的,有伤害的,但身体却是诚实的,隔三差五就光顾理发店或自己操盘动手染发。

那染发到底会对我们身体和健康有多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头发的伤害。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与其他蛋白质相比, 毛发蛋白质的性质比较不活泼。但毛发对沸水、酸、碱、氧化剂与还原剂比较敏感。

在染发的过程中要使用一些氧化剂和还原剂, 它们都是一些酸性或碱性的化学制剂。

头发的表面覆盖着毛小皮。正常毛小皮犹如鱼鳞,平行有序地覆盖在毛干表面,保护毛发的完整性。任何外界的刺激,首先导致毛小皮损伤。

染发的过程则是染发物质先与毛小皮接触,并湿润、吸附在毛小皮表面, 然后通过细胞膜进入毛皮质,进 一步浸透、扩散至毛髓质,从而改变头发的颜色。

染发剂使用时间过长,头发逐渐被剥蚀,令头发变得粗糙,失去光泽,甚至出现断落和脱发。

其次,就是过敏。有人在染发后会出现起红斑、头发发痒等过敏情况。

大量的动物和人体试验均已证实,对苯二胺PPD及它的衍生物甲苯二胺 PTD 会引起接触性变态反应。

对苯二胺是一种强致敏原,5%的染发人群会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短时间大剂量接触苯二胺也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因此,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最大允许浓度为6%,而欧盟则降至2%。

在我国,要求染发产品上须贴上标签注明“含对苯二胺,可引起过敏反应,不能用于染睫毛和眉毛”。

所以,建议在染发前做过敏测试(在前臂内侧),48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再使用。无论是贵的还是便宜的,都要做过敏测试。

再者,就是最令人害怕的致癌问题。

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从1971 年起已逐步禁用 2,4-二氨基甲苯用作染发剂原料,在我国《化妆品卫生规范》亦将其列为禁用物质。但染发剂的致癌性及其致癌概率一直以来引起人们广泛争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价是:有限的证据表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美发和理发人员职业性接触染发剂可能具有致癌性(2A 类),而对消费者个体使用染发剂与致癌性的评估是:尚无充分证据,将其归类为人类致癌物(3 类)。

所以,想要拥有秀发,还是尽量减少烫染发的频率,尤其是有脱发困扰的朋友们。为了避免不必要瘙痒疼痛和医疗费用开支,在染发前一定要先做过敏测试。只要你不是每天都接触染发剂的染发师,就没有必要担心致癌问题。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所有永久性染发剂都会损伤头发,我们平常染两三个月不掉色的染发剂都属于永久性染发剂。

去理发店染头发时,选择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产品,因为所谓的植物性染发剂和无氨染发剂效果都差不多。

但嘟妈不建议你选择最便宜的,因为你永远想不到没有良知的商家会选择用什么劣质产品。

相对比头发的伤害性来说,暂时性和半永久性染发要比永久性染发要好。若只是想尝试下亦或者是短发的朋友可以选择暂时性或半永久性染发。

若是自己购买时,一定要留意有没有下面这段警示,不然可能买到的产品是假的:

染发剂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本产品不适合 16 岁以下消费者使用;不可用于染眉毛和眼睫毛,如果不慎入眼应立即冲洗;专业使用时戴合适手套;在下述情况时请不要染发:面部有皮疹或头过敏、炎症破损,或以前染发时曾有不良反应的经历。

其实,目前市场上,染发剂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仅2018年1~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监督抽查公告中有14次涉及染发产品,通报了776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涉及染发剂含量超过规定限值、检出批件未标识的染发剂、未检出标签标识的染发剂、标签与批件不一致等。

在常见的20种染发剂成分中,我国标准要求最严的有16种,日本标准要求最严的有3种,欧盟标准要求最严的有1种。所以,嘟妈建议,自购染发剂时,尽量还是不要海淘了。

2019年10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以及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染发产品比较试验,对国内外20款知名品牌染发产品进行了品质大比拼,可供大家参考。

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染发产品的次数和频率,最多一年1~2次为宜,并且间隔时间半年以上。

最后,嘟妈想提醒大家的是,当你准备染发时,就要做好护理头发的准备。

研究表明,烫发或染发后尽快使用正规的护发素处理,可以使毛小皮的损伤得到较快的修护,坚持较长时间地使用护发素,可保持毛小皮与毛干的贴合状态,使其贴合状态接近于烫染前,从而有效地保护头发,使其免受外界的侵蚀。

因此,烫发或染发后应及早并较长时期地使用正规的护发产品,以最大程度减少外界刺激对头发造成的损害。

不要嫌麻烦,毕竟美丽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参考资料|(滑动查看)

1.顾宇翔,郑翌,顾澄皓.染发产品中准用染发剂的检测方法和使用情况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19,49(07):456-463.

2.刘玲玲,闻卫兢.染发产品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12):800-803.

3.吴燕.染发剂的分类及其分析方法[J].职业与健康,2017,33(16):2287-2290.

4.刘溪,胡玉莉,王海威,孔丹丹,应光耀,杨美华,卢静华,孔维军.染发剂的研究进展及天然植物染发剂的前景展望[J].中南药学,2018,16(02):195-201.

5.曹蕾,范卫新,王磊.烫发和染发对头发损害及护发素对其修护作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06):351-353.

6.朱会卷,朱英.染发剂的安全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07):888-890.

7.深圳市消费委员会.《2019年染发产品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