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正文

津巴布韦人口种族,津巴布韦社会治安

津巴布韦人口种族,津巴布韦的社会安全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货币超发,津巴布韦成为世界上货币贬值最严重的国家,因此津巴布韦元成为世界上含金量最低的货币。

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率在2000年后开始飙升。

土地分配失衡、政治腐败、西方国家制裁等因素造成通货膨胀,导致津巴布韦货币严重贬值,超大面额纸币一度成为外人眼中这个国家的象征。

通货膨胀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津巴布韦2009年发行了1000亿津巴布韦元。

值得一提的是,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其政治经济形势并不像现在这样疲软。反而是南部非洲比较发达的工业国家,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在非洲比较好。许多工业必需品不仅可以自给自足,甚至可以出口到海外。粮食也能保持自给自足,享有“南部非洲粮仓”的美誉。

然而,今天的津巴布韦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反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几乎是第三世界落后国家的代名词。短短几十年间,津巴布韦从繁荣走向了危机。原因是什么?

津巴布韦的人均GDP在1960年达到世界水平的60%以上(蓝色),但此后一直下滑,甚至一度不到10%。

19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掠夺更多的原材料和扩大市场,西方列强加紧了对非洲的殖民。1884年,西方列强在柏林召开特别会议,讨论非洲分治问题。

当时英国已经通过殖民掠夺在南非站稳了脚跟。而老对手法国和新兴大国德国为了自身利益也积极参与了对非洲的瓜分。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和其他国家在非洲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一战前夕的非洲局势,红色是英国殖民地。

当时的津巴布韦还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面对外来的殖民侵略,毫无抵抗能力,而且刚好与英国的殖民地南非相邻。觊觎当地财富的英国商人罗德斯看到这样一个软弱的政权,不禁兴风作浪。

他于1888年深入津巴布韦内陆,游说当时统治津巴布韦的国王,成功诱骗后者签订条约,获得其境内的采矿权。

不久,罗德斯被英国政府成功授权成立了一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地方政治实体————“英国南非公司”(因位于南部非洲而得名),不仅有权组建军队,还可以开设银行,分配土地。英国人还以罗得岛命名当地为“罗得西亚”,包括今天的津巴布韦和赞比亚在内的广大地区。

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后,土地被迅速重新分配,当地土著领地被严重压缩。在发现津巴布韦的土著被欺骗后,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然而在英国人面前,津巴布韦的土著军队简直不堪一击,国王在逃跑的路上死了。

英国后来以赞比西河为界,称南岸为“南罗得西亚”,后称津巴布韦。北岸称为“北罗得西亚”,即赞比亚。

二战前,南罗得西亚的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但二战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受到战争影响后,当地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就南罗得西亚而言,有非常有利的工业化条件:丰富的矿产资源,低价的工业用地,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意识到这一战略优势,白人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向工业化推进。

19世纪末英国商人罗兹殖民非洲的漫画。

殖民地的建设还吸引了大量来自英国和欧洲的白人涌入,使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人口从几万增加到几十万。到1975年,津巴布韦白人数量接近3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

这些白人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也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20世纪50年代后,南罗得西亚开始与北罗得西亚合作开发铜矿,同时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优惠的贸易政策,使南罗得西亚的工业产品得以进入周边国家的市场。所有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津巴布韦的工业化。

二战后,随着全球反殖民主义和民主化的兴起,英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逐渐岌岌可危。有鉴于此,英国政府试图给予当地政府更多的自治权以继续其殖民统治,并试图实施黑人多数统治政策以缓解黑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无疑遭到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抗议。

另一方面,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者地位,避免黑人上台后被孤立的可能,积极鼓励独立,以维持“白人少数统治”的政策。

现代津巴布韦在非洲的地位

1965年,在土生土长的白人总理伊恩史密斯(iain smith)的领导下,南罗得西亚单方面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独立,不再尊重英国女王,改名为“罗得西亚”。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争取更多的权利,当地黑人展开了推翻白人统治的游击战。英国也对当地白人政府的英国退出欧盟极为不满,联合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起国际制裁。因此,罗得西亚的独立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

十几年后,对左右逢源的白人政府在内忧外患下崩溃,而黑人却成功登上了津巴布韦的政治舞台。

伊恩史密斯签约《单方面独立宣言》。

在史密斯的宣言之后,罗得西亚由白人掌权是不足为奇的。虽然英国等国际势力不承认罗得西亚并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但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罗得西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从依靠粗放的农业和加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南部非洲的工业巨人,在高价值制造业、现代钢铁工业和采矿业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然而,当时白人人口虽然只占全国人口的不到10%,却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甚至试图通过种族歧视的宪法来消除黑人掌权的可能性。如此严重的种族歧视无疑招致了黑人的强烈抗议。

>经过黑人的不断抗争,罗德西亚国内各政治派系于70年代末达成了和平协议,并在1980年举行了包括黑人在内的全国大选。尽管白人群体有西方列强的支持,但由于长时间的种族歧视,导致他们缺乏黑人群体的信任,最终民族主义情绪强烈的黑人将选票投向了带领津巴布韦走向独立的黑人政党领袖穆加贝。

大选获胜后的穆加贝,成功出任总理,同时将国名从“罗德西亚”改为“津巴布韦共和国”。尽管黑人掌权,但是白人还是留下了大量的“政治经济遗产”让津巴布韦的经济继续风光了一段时间。然而好景不长,繁荣过后却是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

▲1980年来津巴布韦(蓝)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橙)的人均GDP变化,津巴布韦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独立之初的津巴布韦,经济增速一度保持着以往的活力。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英美为首的西方列强不再需要在非洲刻意扶植亲西政权,因此也逐渐停止了对津巴布韦的援助,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和卷入邻国内战,进入90年代后,津巴布韦的财政经济逐渐出现困难,而土地分配的不均衡无疑加重了这一负担,而黑人政府的激进措施更是加剧了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矛盾,成为津巴布韦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津巴布韦独立时,数以百万的黑人仍然是农业人口。而全国土地面积的49%却为二十多万白人移民所占有,几千名白人农场主占有多达三分之一的全国农业用地。白人移民所占有的大多是肥沃高产的农田,而至少有600万黑人拥挤在贫瘠瘦弱的土地上。1980年,全国90%以上的农业产值均来自白人农场。

▲1965年津巴布韦的土地结构,淡黄色为白人土地

独立之后的津巴布韦,是一个政治上黑人占据主导权,而经济上却由白人所控制的国家。此外,当时英国为了保障津巴布韦境内的白人农场主利益,逼迫津巴布韦与之签订了一份协议,规定给予白人农场主十年的缓冲期,而在此期间津国不但不会对其进行土地改革,而且被要求在日后土改时,给予土地被征收的白人农场主一定的补偿。

然而进入90年代后,津巴布韦进行了初步的土地改革,然而由于政治的腐败和执政经验的缺乏,这一期间的主要受益者却是黑人权贵,而非广大的黑人底层百姓。直到2000年左右,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并没有得到什么好转。

▲津巴布韦执政长达37年之久总统穆加贝

2000年,津巴布韦国内局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对土地分配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的津巴布韦人民,变得日益愤怒,出现了强占白人农场的行为,其中有不少人是当时总统穆加贝的老部下。而穆加贝也顺水推舟,启动了更加激进的土改计划,宣布将征收500万公顷的土地用于再分配。

▲ 应对经济危机不停加印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图为津巴布韦小孩买面包需要如此多的钞票

然而黑人的这些举动,无疑也招致了白人农场主的激烈反对。尽管后来白人农场主上诉到最高法院,更成功胜诉,但仍然无法避免自己土地被黑人所抢占的命运。这样一来,大量白人农场主纷纷选择出走津巴布韦,而新获得土地的黑人又缺乏耕种和经营农场的经验,这严重影响了津巴布韦的经济。

津巴布韦独立后,本地白人纷纷移民向英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1999年-2002年津巴布韦白人人口数量从12万下降至5万,而到了2012年仅剩下2.8万。以至于津巴布韦白人在海外的数量甚至比国内的还多。

另一方面,自穆加贝当政以来,也在不断排除异己、压制舆论自由,前后连任六次总统,因此他也在津巴布韦国内招致了反对派的非议。与此同时,津巴布韦也因国内的政治腐败和政治冲突,惹怒了英国主导下的英联邦,并被后者开除了理事会成员资格。津巴布韦一怒之下,于次年宣布退出英联邦,从而大大影响了和英国的外交关系。

而随着津巴布韦国内土地改革的激进以及国际外交关系的恶化,西方列强和国际组织纷纷对津巴布韦进行制裁。在内忧外困之下,津巴布韦经济增长率已经是不断下滑,不但日常所需能源都需要向周边国家进口,同时也被冠上了“世界上经济运作最差的国家”的外号。津巴布韦从“非洲新星”到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也不过花了十来年左右的时间。

▲ 津巴布韦1980年-2017年经济增长率,从1999年-2008年均是负增长

尽管津巴布韦经济严重下滑,政治局势动荡,但穆加贝凭借其在津国境内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仍然稳坐总统宝座直到2017年。2017年津巴布韦发生了政变,穆加贝被迫辞去总统之位,由副总统姆南加古瓦接任,标志着津巴布韦正式迈进了后穆加贝时代。

▲姆南加古瓦接任后,不断转变穆加贝时代的执政理念,积极促进政治民主化

对当下的津巴布韦而言,如何扭转经济不利的局势是当务之急。因此姆南加古瓦执政下的津巴布韦,逐步开放了本国的投资限制以进一步吸引境外投资,同时将陷入亏损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化,并再度谋求和西方国家的合作。

对津巴布韦而言,近三十年来的危机,很大程度上也缘由白人政府土地分配不均和种族歧视问题。然而,腐败的黑人政府和独裁的穆加贝也让津巴布韦招致了西方列强的制裁。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支持的津巴布韦,所能拿出的办法也就寥寥无几,最终引发经济崩溃也就不足为奇了。

▲1996年-2008年非洲各国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津巴布韦-2.9%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