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基诺族 美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基诺族 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基诺族 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

作为摄影爱好者,拍了不少少数民族的节庆及服饰等照片。之前有青海的藏族服饰、体育比赛射箭的照片,还有回族同胞户外休闲娱乐的生活照片。云南纳西族服饰、歌舞表演、生活习俗。这些照片都反映出他们各自地域,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有着本民族的特色。这几年主要拍了不少,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的建筑、几大节庆、服饰、饮食习惯、农耕文化等生产、生活习惯等照片。主要有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大歌节,姊妹节、端午龙舟节、庆祝稻谷丰收时的新米节、鼓臧节,还有斗牛斗鸟赶集等很多,有着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各种节庆活动中,不管男女老少,都把自己最漂亮的服装、配饰品穿戴整齐,展示给大家。杀牛、杀猪、及鸡鸭鹅等美食,然后摆出长桌宴,亲朋好友及游客都能坐在一起,品尝美食,共同庆祝。

一个全国才28万人的少数民族-土族

今年五月底,我们到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做客,这个民族比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土家族少个家字,叫土族。我把当时自己拍的照片精选出了几张,现分享给大家,请指点。

土族为我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才28万多人,语言是土族语 ,文字使用藏文、汉文 。宗教信仰是喇嘛教、道教、多神教、萨满教等。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其威远镇小庄村是一个纯土族聚居村。每当客人来到时,身着盛装的土族阿姑(姑娘)、阿吾(小伙)站在村口,用洁白哈达和青稞美酒将客人迎进村内。热情的小庄村人会为客人献上一台土族民族风情歌舞表演。这位帅气的阿吾在演唱土族歌曲,声音宏亮,节奏明快,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位漂亮的阿姑正在表演土族舞蹈。节目演出中的高潮是轮子秋表演,在大板车改装成融秋千、转盘为一体的吊车上,两名身着彩装的姑娘在上面飞旋起舞,并做出高难度的杂技动作。压轴节目是举办土族风情婚礼,新娘是村里五个美丽的阿姑,新郎则从游客中挑选。这位土族姑娘正在为挑中的客人换上土族新郎服装。伴郎和伴娘表演土族舞蹈。婚礼最后是五对新人跳起土族风情舞蹈。整个婚礼下来,因为游客的参与,场面诙谐有趣,洋相百出,让看客忍俊不禁,台上台下欢乐一片。

手机旅拍,如何拍出你眼中的“少数民族特色”?

作为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孩子,骨子里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建筑、风俗以及每个民族流传的古老故事,本能的感兴趣。

▲ 图|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原

虽然已经离开故乡快七年,小时候也不怎么会拍照,很多蒙古族的民俗都留在记忆中。但对很多古老民族的神秘,依然保留一份好奇和向往。

▲ 图|蒙古族套马

尽管没刻意拍过某个民族的题材,但在过往的旅行中还是记录了一些自己眼中的“民族特色”,接下来与伙伴们一起分享。

▲ 图|内蒙呼和诺尔

因为每个人对某个民族的理解、认识和感觉各有不同,在观察和记录时挖掘的“点”也会不同。

▲图|西江千户苗寨

有时可能出于好奇而去记录,有时是因陌生而旁观拍摄,而小月眼中的少数民族是“神秘和神圣”,尤其一些古老的民族,很希望能走近并去了解他们的故事,然后再发现记录其独特之处。

▲ 图|成吉思汗实景演出现场

在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拍时,小月会从三方面寻找和记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画面,整理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每到一处少数民族聚居地,首先会注意他们的建筑,比如蒙古族的“蒙古包”,鄂伦春、鄂温克族的“撮罗子”,侗族的“鼓楼”,苗族的“吊脚楼”等等,外形各有特色,且也有各自的由来。

▲ 图|西江千户苗寨

1-比如:蒙古族的“蒙古包”

蒙古族的房子,在古代称为“穹庐、毡包、毡帐”,属于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为了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蒙古包可随时搭建或搬迁。

2-鄂伦春、鄂温克“撮罗子”:

“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或“撮罗昂库”,是鄂伦春、鄂温克等东北狩猎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木杆支起的尖顶房”。

与蒙古包的“毡房”不同,“撮罗子”外面通常是兽皮或桦树皮等覆盖。

3-侗族|鼓楼:

侗族“鼓楼”,通常一寨一鼓楼,属于公共场所,小月在肇兴侗寨看到很多。

▲ 图|肇兴侗寨全景

鼓楼,大多呈宝塔形,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宽敞明亮,为议事,典礼,聚会,聊天场所,上部则是层叠,彩绘,很壮观。

4-苗族|吊脚楼:

吊脚楼,苗族民居,多数是曲栏回廊外形,因为苗寨大多地势不平,吊脚楼可建在斜坡上,结构紧凑,不用铁钉,柱子连梁,环环相扣。

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时,看到满山坡的苗寨非常壮观,虽然景区商业化很重,但一些细节处仍然可看到这个古寨的曾经的历史。

二、拍民族服饰,装扮:

少数民族的服装可谓五花八门,就蒙古族来讲,就有好多种民族装扮。所以拍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装扮是个不错的题材。

▼ 拍民族服饰,可拍饰品局部特写:▼ 也可拍着民族服装的当地居民:

如果想拍的更自然,可以抓拍一些互动和生活气息浓厚的场景。比如:下面就是小月抓拍的苗族老奶奶制作手工的场景(最好在对方允许情况下)。

特色民俗,其实就是每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风俗习惯等等。

▼ 比如:蒙古族的祭祀敖包、那达幕大会、神秘萨满教。

如果这个民族有自己特有的习俗,一定要及时记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古老习俗已被慢慢遗忘或流失,若干年后是否存在还是未知。

▼ 比如:在岜沙苗寨,这里是国内最后一个“可持枪部落”,寨子里“黑苗族”被国家允许可持枪。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拍摄,对于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民俗本就是值得喜欢摄影的伙伴们去挖掘和记录,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图文|岳小月原创|用心整理,感谢关注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是对小月最大鼓励。想了解更多手机摄影技巧,创意后期,马上关注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基诺族 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基诺族 美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