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致富经养殖,养殖蝎子

致富经养殖,养殖蝎子

内容导航:

  • 父亲有本“致富经”1:养殖土元“致富经”,拨动少年“心中弦”
  • 90后小伙带一群青春合伙人创业,平均年龄24岁,养殖七彩山鸡一年带来收入500多万元
  • 菏泽90后小伙的金鱼致富经 一年养殖上万条金鱼年收益约20万
  • 一、父亲有本“致富经”1:养殖土元“致富经”,拨动少年“心中弦”

    1980年以后,人们有时候能能从报纸上、广播里看到或听到关于“万元户”的消息。那时起,在豫东小县,人们口耳相传“万元户”的消息便渐渐多了。

    在人民日报《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那篇新闻影响下,很多家庭那时候“家家有本致富经”。为了解决家庭经济拮据问题,父亲也时常认真思考着如何通过辛勤劳动让全家人过上富裕生活。

    寒冬日,厨房里,锅灶旁,父亲在那儿摆放着一个废旧搪瓷洗脸盆——盆底锈洞,平时是弃之不用的。

    父亲在盆里放有小半盆锯末,再用旧报纸、塑料布盖在锯末上。这是干什么呢?他不说、我不问,但是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布衣,那是充满着怎样的一种神秘啊!

    终于等到揭开谜底的那一刻。转过年,天气转暖,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父亲将盆拿到暖阳下,倒出锯末,用一根小树枝小心地拨动着,突然停下来,只见从锯末中爬出身体扁平约有指甲盖大小的六七只黑色小甲虫。

    “这么冷的冬天,竟然没被冻死,都活得好好的”,他自言自语,“今年会繁殖很多的。”

    “啥呢?啥用?”我蹲在地上,像看他在变戏法似的。

    “土元,农村话叫土鳖虫,中药材,能卖钱……”父亲显得很兴奋,眼睛里充满着希望。

    经过一个漫长的冬眠,黑甲虫这时个个好像卯足了劲,都奋勇争先地向四周爬。父亲赶紧将它们重新收拢在盆中,覆上锯末,光滑的搪瓷盆壁,让它们再也不能够四处逃窜了。

    一次翻看父亲的剪报本,无意中赫然发现了他从报纸上剪贴的关于养殖土元和养殖土元致富的几篇文章——原来父亲有本“致富经”。

    土元是一种药用昆虫,具有化瘀止血、散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跌打损伤、筋骨折伤、腰肌劳损、扭伤等症状。有人按土方用土元泡的白酒涂擦腿,据说可以治腿疼。人工养殖土元是一项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的副业项目……

    可是,既然能卖钱,为什么父亲后来没有坚持把土元养殖下去呢?或是收购价钱低么,或是死亡率高么,或是产量上不去么,或是土元长了翅膀飞走逃逸了吗,或是县医药公司不收购了吗……

    对于父亲没有把土元坚持养殖下去,少年布衣心中有无数个“哥德巴赫猜想”。

    父亲是文化人,解放前上过徐州师范,解放后短暂当过教师,后来长期在小县的银行里上班,前几年才调到县化工厂工作。

    他精通财会金融,小叔曾经对我说起他,“你大大(徐州农村对父亲的叫法)会双手打算盘”。他古文功底较好,八十多岁时还会全篇背诵《大学》等文言经典。他勇于实践、敢想敢干,虽然这次养殖土元没有了“下文”,但是我对他还是充满着无限钦佩。

    父亲这次“致富经”,虽然没有让全家人“过上富裕生活”,但是也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土元原种,是去年秋夜里,在树上或树下的草丛里,拿着手电筒照着逮得的”,他很自豪。

    “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景,让他始终放不下他的那本“致富经”。

    自我上初中、高中、大学,直至毕业后的十多年,全家人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进行过制造粉笔、养鸡、养长毛兔、加工化肥包装袋、加工维修废旧食用油大铁桶、加工面条、养獭兔、加工石英砂等多种创业尝试。

    这些创业,多为昙花一现,持续一年半载,甚至几个月就结束了。都是熬眼费力的活,挣点辛苦钱,以贴补家用。也有个别创业,尽管劳心劳力,最后却还是落得血本无归。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畜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1)在劳动致富的过程中,他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让全家人过上富裕生活是他毕生的孜孜以求。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他七十多岁苍苍白发时仍然不愿歇息、不辞劳苦和脊梁不再挺拔的背影。

    愿父亲在地下安息!

    注释

    (1)【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畜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摘自《诗经?豳风?鸱鸮》,意译为“我小鸟的两双手爪因辛劳生病,但我还要坚持用它摘些柔软的茅草花;还得坚持再用嘴衔来蓄积些枯草,尽管我的口喙已经磨烂生疮,这都是因为我还没有建好我的巢穴家室啊。”

    (岁在壬寅初夏布衣先生作于河南开封)

    二、90后小伙带一群青春合伙人创业,平均年龄24岁,养殖七彩山鸡一年带来收入500多万元

    9月15日,CCTV-17《致富经》播出节目《白雉山上合伙人》,讲述鄂州90后小伙杨旭如何带着一群青春合伙人创业的故事。

    杨旭养殖的白雉山七彩山鸡一年可带来收入500多万元,这种鸡不仅能飞善跑、身手敏捷,外观上也与普通的鸡有所区别,公鸡羽毛五彩斑斓,母鸡羽毛呈棕褐色。

    客户方国荣点评道:“鸡头比较小,毛色很鲜亮,鸡爪很小,鸡胸脯很结实。”因为品质高,公山鸡一只能卖150元,母山鸡一只能卖130元,鸡蛋2元一枚,高出市场价10%左右。

    1991年出生的杨旭从2018年起养殖七彩山鸡,3年时间,打造了一家年销售额500多万元的企业。更值得一提的是鸡场的员工都是90后、00后他们不辞辛苦地跟着杨旭在这座大山里干农业。

    杨旭到底有什么魅力?他又是如何组织这群青年人把山鸡卖出高于市场价10%左右的?

    杨旭是鄂州鄂城区汀祖镇杨王村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13年10月,原本在南下打工的他返回家乡成立了合作社养猪,然而突如其来的疫病让他的养猪场瞬间损失惨重。2018随着鄂州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升温,杨旭看到了新希望,他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数据,了解到家乡白雉山的来历。

    “‘雉’就是山鸡的意思,也就是锦鸡。何不就养锦鸡?将此作为一个鄂州特色的农产品?”

    2018年4月,杨旭成立了鄂州市山禾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并购回几百只锦鸡苗尝试养殖。

    2019年,经过一番摸索他流转300亩山地开始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

    “我们不仅线下做农家乐,还做线上生意。我们的山鸡蛋卖得特别火,需要提前预定。”杨旭指着包装精美的白雉山鸡蛋礼盒说道,礼盒上印有公司名称、二维码,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网上预订。如今,杨旭已将循环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年产值达500多万元。

    坚韧、善良、特别能吃苦……这些都是杨旭的合伙人对他的评价。他的沉稳、踏实也让这群合伙人看到了奔头,他们宁愿不要工钱,也愿意和杨旭从早到晚在鸡场干。

    如今,白雉山的七彩山鸡逐渐打开了市场,变成了鄂州有名的特产。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创业团队也有了更大的目标,他们要用创新和实干,要让白雉山人气更旺,村民增收的途径更多。

    (九派新闻综合鄂州融媒)

    三、菏泽90后小伙的金鱼致富经 一年养殖上万条金鱼年收益约20万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5日讯 放鱼、打包、充氧、装箱,在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邓庙村的金鱼养殖基地里,邓兴于正熟练地操作着,一条条小金鱼通过快递从他手中“游”往全国各地。邓兴于告诉记者,现在这个时候已是金鱼销售旺季的尾声,在“五一”至“十一”的旺季里,一天发几十个快递是常有的事。

    1990年出生于黄堽镇邓庙村的邓兴于,从小喜欢金鱼,2015年从天津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产生了养殖金鱼的想法。回到家乡邓兴于不断打听菏泽地区金鱼养殖的行情,他去到成武县的一家金鱼养殖场学习金鱼养殖技术,在自家院子里砌了3个水池,开始了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养金鱼。

    经过一年多的养殖,邓兴于发现自己养殖技术存在问题,在网上查到徐州有大规模的金鱼养殖产业后,又赶往徐州专业的养殖基地学习了三个月,学成后,他建起了30个鱼池,开始实验性养殖。

    今年三月份,邓兴于所在的黄堽镇邓庙村发展扶贫项目,结合邓兴于需要,邓庙村利用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建设了有100个金鱼池的养殖基地,租赁给邓兴于使用,租金用于邓庙村贫困户分红。如今,邓兴于管理着占地2.5亩的130个金鱼池。

    为了保证鱼苗品质,他专门从国外引进高端种鱼,现有珍珠、水泡、兰寿、绒球、蛋球、蝶舞等有二十多个高端品种。为了拓展销售渠道,邓兴于除了向本市观赏鱼店批发外,还做起了电商。通过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来吸引喜欢养金鱼的人关注、购买。通过网络平台,邓兴于的金鱼销往全国各地,金鱼按照品种、体型等,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一年养殖约条金鱼,年收益20万元左右。

    邓兴于表示,自己愿意教其他村民和愿意学习的人养殖技术,同时也表示希望菏泽地区能有更多人从事金鱼养殖行业,养殖形成规模就能吸引外地鱼商和喜欢金鱼的人到菏泽来,更利于金鱼的销售。面对未来的行情,邓兴于表露出信心,未来他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计划五年内将养殖基地扩建到10亩,养殖品种达到50个左右,年产值达到70万左右。

    闪电新闻记者 刘银春 王豪杰 实习记者 桑贤胜 牡丹台 张瑞祥 康延广 菏泽报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富经养殖的内容,更多关于致富经养殖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