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妙招 > 正文

乌贼有几条腿正确答案(一只乌贼十条腿几只乌贼一百条腿)

各位网友大家好,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有关“乌贼有几条腿正确答案”的核心内容以及“一只乌贼十条腿几只乌贼一百条腿”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山海经·北山经》里出现了何罗鱼:“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何罗鱼一头十身,十个鱼身共用一头,叫声相信犬吠,吃了就可以治痈肿病。与何罗鱼极为相似的,还有《山海经·东山经》里出现的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从外观上来看,二者并无不同,当与何罗鱼属于同类。

· 何罗鱼 明刻本《山海经图绘全像》·

胡文焕《山海经图说》认为此鱼“亦可以御火”,还有人认为何罗鱼可以变作鸟,《异鱼图赞》云:“何罗之鱼,十身一首,化而为鸟,其名休旧。”神话学家袁珂认为:“十首一身之姑获鸟,其此鱼之所化乎?”姑获鸟是臭名昭著的恶鸟,有九头十八翼,俗称九头鸟。由鱼变为鸟,忽而九身,忽而九头,捉摸不定。有这么多身体器官,行动极为不便,周密《齐东野语》说姑获鸟“十八翼霍霍竞进,不相为用,至有争拗折伤者”,那么,九个身子的何罗鱼,在水中游动时不知会不会互相碰撞?不得而知。

· 西安半坡文化连体鱼陶盆 ·

·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连体鱼图案 ·

多头多身的动物,在《山海经》中并不鲜见,极端的例子比如怪兽天吴,有八首八足八尾,乱蓬蓬的一团。至于何罗鱼的古怪形貌,有着更为久远的传统。早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中,就有了连体鱼的形象,双连体或三联体的并联,传递着浓烈的巫风,以及古老的神秘气息。它们的出现,或许是与生殖崇拜有关,后来演绎出吉祥的寓意,得以流布。

· 三鱼争月 武强年画 ·

北魏的石壁雕刻中出现了三鱼共首的图案,这在后来被称作“三鱼争月”,成为民间流传甚广的的吉祥纹样,清朝末年的武强年画中有一幅《三鱼争月》,在波浪之上,有三尾鲤鱼共用一个鱼头,在水面上跃起,在这里,“月”即“跃”的谐音,大鱼争相跃龙门,这是科举时代的渴望登第的心境。在大鱼两侧,还各有一组小鱼,也是一头三身,学着大鱼的样子在跳跃。这种形象,可以看作是何罗鱼的一脉旁支。

· 何罗鱼 清刻本《山海经存》·

· 何罗鱼 《谟区查抄本》 1590年 ·

《山海经》的图本中,何罗鱼的身子呈放射状散开,显得头部极为局促,还有的将十身分为两组,左右两边各有五个鱼身,似乎是考虑到了美观与对称,若真有这种一头十身的鱼,吃起来倒是省力,一条何罗鱼抵得上十条普通鱼,而且只有一个鱼头。何罗鱼当是美食家心目中理想的食用鱼类,它以一当十,又有食疗之效,令人神往。它招摇的十尾,游荡在历史的深处,却无人见过这样的鱼,只能出现在古老的传说之中。

· 乌贼 明 文俶《金石昆虫草木状》·

其实,何罗鱼的怪状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有博物君子窥破了何罗鱼的秘密。明代杨慎的《山海经补助》云:“何罗鱼即今八带鱼”,何罗鱼是头足类的章鱼或乌贼。清代王士祯在其《香祖笔记》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今登莱海上三月,何罗鱼始至,味甚美,即宁波之鲞也。” 鲞的本意是鱼干,此处的鲞特指乌贼,宁波出产乌贼干在明清时谓之“明府鲞”,王士祯认为《山海经》里的何罗鱼就是乌贼。

· 乌贼 清宫旧藏《海怪图记》·

乌贼亦称墨鱼,身体像个长袋子,体内有石灰质的内壳,有八条腕足,另外加两条稍长的触腕,看上去像是十条腿。何罗鱼所谓的“十身”,只是乌贼的十条腿而已。而八带鱼即是章鱼,有八条腿,在《山海经》的一些衍生图像中,何罗鱼也出现过八身、十身等变体,与乌贼、章鱼等头足类极为接近。这些软体动物的名字里也有个鱼字,却和鱼相去甚远了。

· 乌贼 鱿鱼 章鱼 ·

展示着身体奇迹的何罗鱼,当是古人的表述与图像再现之间的多重误解,“十身”恰恰隐喻了其身世的众多分歧。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乌贼有几条腿正确答案和一只乌贼十条腿几只乌贼一百条腿的全部内容,是由eastit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